活动地址:CSDN21天学习挑战赛
经典算法8——希尔排序
一、什么是排序?
排序是计算机内经常进行的一种操作,其目的是将一组**“无序”的记录序列调整为“有序”**的记录序列。
例如:将下列关键字序列
14,15,92,65,35,89,79,32
调整为
14,15,32,35,65,79,89,92
二、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若整个排序过程中不需要访问外存便能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内部排序;反之,若参加排序的记录数量很大,整个序列的排序过程不可能在内存中完成,则称此类排序问题为外部排序。
三、内部排序的方法
内部排序的过程是一个逐步扩大记录的有序序列长度的过程。
基于不同的“扩大”有序序列长度的方法,内部排序方法大致可分为:插入类、交换类、选择类、归并类、其它方法。
四、希尔排序
1.基本思想
希尔排序又称缩小增量排序,对待排记录序列先做“宏观”调整,再作“微观”调整。所谓“宏观”调整,指的是,“跳跃式”的插入排序。具体做法为:d为增量,它的值在排序过程中从大到小逐渐缩小,直至最后一趟排序减为1.
2.实例分析
1)例如:将下列关键字序列
14,15,92,65,35,89,79,32
调整为
14,15,32,35,65,79,89,92
2)第一次8/2=4,以四为增量
排序后
第二次4/2=2,以二为增量
将相同颜色升序排序后得到
第三次以一为增量按插入排序排序,得到最终期望序列
14,15,32,35,65,79,89,92
3.代码实现
#include<stdio.h>
int main(){
void shellsort(int a[],int n);//函数声明
int a[8]={14,15,92,65,35,89,79,32};
shellsort(a,8);//函数调用
for(int i=0;i<8;i++)
printf("%d ",a[i]);
printf("\n");
return 0;
}
void shellsort(int a[],int n){
int i,j,k,temp;
for(k=n/2;k>0;k=k/2){
for(i=k;i<n;i++)
{
temp=a[i];
for(j=i;j>=k && temp<a[j-k];j=j-k)
a[j]=a[j-k];
a[j]=temp;
}
}
}
4.运行结果展示
5.视频讲解
五、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分析
1.时间复杂度
1)实现内部排序的基本操作有两个:
“比较”序列中两个关键字的大小和“移动”记录。
2)时间复杂度与增量的设置有关,目前还没有确定多少增量时间复杂度最小
2.空间复杂度
空间复杂度为O(1)
六、说明
21天学习挑战赛打卡第八篇,自知知识水平有限,如有不当之处还望批评斧正。
参考文章一头小山猪的一文学懂经典算法系列之:希尔排序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