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时代的创业公司,是怎样起步的?

发布于:2023-09-22 ⋅ 阅读:(88) ⋅ 点赞:(0)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革新,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AI时代也正逐渐成为众多创业公司的一道热门景象。面对这些挑战,创业公司应如何应对呢?作者从自己的个人经验和所关注的几家AI公司(如亚马逊、微软、谷歌)出发,分析了AI公司的起步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并对各家公司在市场运营、核心竞争力、技术能力及团队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认识、规划、实施AI时代的创业公司。

一、前言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AI公司的起步阶段,作者首先介绍一下AI的概念、发展历程、现状以及一些典型的创业公司的经历。之后,作者将以六个部分为框架,详细阐述AI公司的起步阶段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AI的定义、发展历程和现状

1.AI的概念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 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领域,它研究如何让机器具有智能。目前,人工智能一般由三种类型组成,包括:机器推理、学习和自我改造。推理系统通过感知、理解和执行指令来完成任务;学习系统可以从数据中自动发现模式并应用它们来解决问题;自我改造系统能够根据新的情况和需求进行更新,增强其学习效率。

早期的人工智能主要关注机械的运算能力,但是后来由于计算能力的增长,人工智能的研究更加复杂化。随着深度学习、强化学习和元学习等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的出现,以及计算机硬件性能的提升,人工智能的研究又变得火热起来。

当前,AI技术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机器学习时代,其中包括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强化学习、迁移学习、多任务学习等领域。其中,监督学习、强化学习、多任务学习是主流方向。

2.AI的发展历程

  • 1956年,艾伦·图灵提出的计算模型——“图灵测试”确立了AI的界定范围,此后几十年间,AI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
  • 1980年,图灵奖颁发给研究最先进的AI系统——“图灵机”。
  • 1986年,麻省理工学院的弗兰克·格鲁伯特和卡内基·梅隆雷等人提出了Cooperative and Adversarial Learning (CAL)方法,该方法成功地应用在机器人领域。
  • 1997年,达芬奇首次展示可编程的打印机,这标志着计算机领域的一次重大进步。
  • 2010年,Hinton等人通过反向传播算法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开创了一个深度学习领域的先河。
  • 2014年,苹果Iphone发布,开启了一轮人工智能革命。

上图为AI的发展历程,可见AI技术正在快速发展且蓬勃向上。

3.AI的现状

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近百亿台服务器运行人工智能服务,超过70%的公司部署了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据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人工智能技术总投入超过1万亿美元,累计激活的机器学习模型超过1.6万亿个,预测2025年全球人工智能市场规模将达到5万亿美元,预测实现全球GDP比重提高3%左右。另外,有媒体报道称,基于人工智能的企业将成为下一个新的垄断利润中心,可能会引起政策变化和经济衰退。

目前,世界顶尖的AI公司共同构成了人工智能的重要驱动力量。如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IBM、Meta、Baidu、腾讯等,它们都在研发出许多优秀的AI产品,其中谷歌、微软、亚马逊、Facebook、腾讯以及国内知名互联网公司华为、字节跳动、阿里巴巴等都在为全人类做贡献。

4.创业公司的经历

(一)谷歌的经历

Google于2004年6月成立,主要业务为搜索引擎、视频搜索、图像搜索以及广告。2010年,谷歌退出搜索巨头Alphabet计划。

2014年,谷歌收购多家子公司,包括YouTube、AdSense、Analytics、Chrome等,并推出谷歌助手,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上提供语音搜索功能。

2015年3月,谷歌I/O大会拉开帷幕,谷歌的CEO施密特宣布了谷歌新一代搜索引擎的愿景:建立一个包容性的、透明的网络基础设施,支持不同观念、文化的人才和知识相结合的发现,而非只有一种模式的单一结果。

2016年,谷歌成功推出YouTube Music、Drive、Inbox、Docs、Hangouts for Business等产品,并成为最大的视频搜索引擎。

2017年,谷歌的搜索结果开始出现偏见。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谷歌搜索曾经出现过重复结果的问题,导致用户对某条搜索结果的信任度降低。因此,谷歌决定重新设计搜索界面,并引入相关推荐机制来优化用户的搜索体验。

2018年,谷歌在全球范围内推出AR眼镜、云端打印、人工智能虚拟助手、Project Aristo以及更多的产品和服务。

2019年,谷歌宣布升级为谷歌Pixel 5,推出与Android Auto配套使用的激光笔。

2020年,谷歌宣布推出项目TikTok,主打短视频社交平台。

(二)微软的经历

微软于1975年由约翰·冯·诺培特(John McPhearson)和托马斯·费尔(Tom Feil)联合创办。

微软在1990年推出Windows 1.0,推出了微软Office系列软件,包括Word、Excel、PowerPoint、OneNote、Access,而且软件易用性非常高。

2001年,微软推出Windows XP,这是一个商业级操作系统。

2007年,微软推出Windows Vista,是PC操作系统里的一大里程碑事件,它带来的改变就是“Metro UI”界面风格的采用。

2010年,微软收购Visual Studio、Microsoft Azure以及其他微软内部项目,并推出全新的Visual Studio Code编辑器。

2014年,微软加入了Intel创新中心,并推出Atom文本编辑器,这是第一款开源代码编辑器。

2017年,微软宣布加入区块链行业,并推出Azure Blockchain Service平台。

2018年,微软宣布正式启动“Xbox Game Development Kit”(XGDK),这是一套针对Xbox One、Windows 10以及UWP开发游戏的SDK。

2019年,微软推出了用于家庭的Microsoft Family Safety app,旨在通过家长的参与,帮助小孩保护 themselves。

(三)亚马逊的经历

亚马逊于2003年成立,主要业务为云计算平台、搜索引擎、物流、电子商务、地图导航以及天气预报等。2008年,亚马逊宣布升级为“Alexa”,这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语音控制产品。

2012年,亚马逊关闭了所有AWS业务,推出了其它的云计算平台,包括Amazon Web Services(AWS)、Amazon Elastic Compute Cloud(EC2)、Amazon Simple Storage Service(S3)、Amazon Glacier、Amazon DynamoDB、Amazon Redshift以及Amazon Machine Images(AMIs)。

2013年,亚马逊推出Prime Video,这是一个独特的视频服务,可提供更高的观看体验和个人化内容。

2014年,亚马逊推出Kindle、Fire TV以及Alexa之外的第三方电视播放器,并将其应用到家庭影院中。

2015年,亚马逊推出Kindle Unlimited,这是一个免费版的Kindle书籍阅读器。

2016年,亚马逊推出Echo Dot、Fire Stick以及Whisper Soundboards产品。

2017年,亚马逊宣布与吉利汽车合作,推出“圣罗兰之剑”,并推出新的车型——宝马 X5。

2018年,亚马逊推出新一代图书阅读器Kindle Paperwhite。

2019年,亚马逊推出Amazon Fresh,这是一个大米零售平台,为顾客提供全新选择。

(四)Facebook的经历

Facebook于2004年10月4日注册成立,是美国互联网巨头。

2010年,Facebook发布了Messenger,这是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允许用户与其他 Facebook 用户私下进行互动。

2012年,Facebook推出Instagram,这是一个照片分享网站,提供上传图片、拍摄视频、拍摄故事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2014年,Facebook推出WhatsApp Messenger,这是一款可以私下聊天的应用程式,并且是第一个建立在手机网络上的即时消息应用。

2015年,Facebook推出Instagram stories,这是一个基于Instagram相册的分享平台。

2016年,Facebook推出Messenger Lite版,这是一种可以运行在低内存、旧手机、有限通话时间的应用程式,它可以在手机屏幕上呈现多个对话窗口。

2017年,Facebook推出Oculus VR,这是一个VR头戴设备,可以让用户使用户参与虚拟现实应用。

2018年,Facebook宣布推出用于儿童的编程语言Scratch,使孩子们能更容易地接受编程。

2019年,Facebook推出Instagram Reels,这是一种类似Twitter的视频分享应用。

(五)IBM的经历

IBM于1911年创立,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IC)、数据库、软件和硬件服务。

1960年,IBM推出System/360操作系统,这是第一款商用的商业级系统。

1980年,IBM推出PC兼容机IBM System/30,这是第一个可用于个人电脑的商用计算机。

1983年,IBM推出OS/360,这是第一个商用系统管理程序。

1986年,IBM推出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这是一种应用程序服务器。

1990年,IBM推出WebSphere MQ,这是一种消息队列。

1994年,IBM推出WebSphere Message Broker,这是一种消息中间件。

2001年,IBM推出CloudFoundry,这是一种用于开发、部署和运行云应用的平台。

2004年,IBM推出Cognos TM1,这是一种报告和决策支持工具。

2006年,IBM推出Bluemix,这是一种基于云的服务,用于构建、部署和运行应用程序。

2009年,IBM推出DB2 Express-C,这是IBM提供的基于Linux的数据库。

2012年,IBM宣布正式收购软银公司,以抵消之前的股权融资。

2016年,IBM推出QRadar,这是一款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2018年,IBM宣布正式收购阿里巴巴,以协助其发展人工智能技术。

(六)腾讯的经历

腾讯于1998年创立,主要业务为游戏平台和即时通讯平台。

2004年,腾讯接管QQ浏览器,推出微信。

2009年,腾讯宣布收购美团,推出了饿了么。

2012年,腾讯宣布与新浪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搜狐新闻。

2015年,腾讯宣布与网易云音乐完成战略合作,推出了网易云音乐。

2018年,腾讯宣布推出会议直播的第三方平台TMA,并获得腾讯音乐娱乐品牌授权。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