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之:概率论与统计

发布于:2023-10-25 ⋅ 阅读:(147) ⋅ 点赞:(0)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背景介绍

概率论和统计学是人类认知、决策、研究和运作的基础。作为计算机科学的一部分,计算机的很多应用依赖于概率论与统计学方法。例如,搜索引擎根据用户行为及查询日志对网页进行排名,推荐引擎根据用户历史行为进行个性化推荐,生物信息分析中基于统计学方法检测基因表达差异等。所以,了解概率论和统计学对于计算机领域的工作至关重要。

概率论是关于随机事件发生的定量描述。它研究的是各种可能结果的出现频率以及这些结果相互联系的规律。例如,骰子投掷过程可以看成是一个随机事件,因为每一次抛掷都有不同的结果(点数),而且结果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比如点数的总和)。从另一个角度说,任何实验都是一系列随机事件按照一定规律独立地重复发生。概率论的主要任务就是找出规律、预测未来事态,以及计算不确定性。

统计学则是概率论的一个分支,专注于数据处理、收集、分析、呈现和评估。它运用数理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抽样、回归分析、数据建模、假设检验、分类、聚类、假设检验等方面的任务。统计学的目标是基于大量的观察数据建立客观可靠的模型,并利用模型对真实世界进行推断和预测。统计学还能用于处理缺失值、异常值、偏斜分布等问题。

概率论与统计学是两个十分重要的数学学科,掌握它们对于本文所述的内容很有帮助。在这一节中,我将简要介绍它们的基本理论知识。

2.核心概念与联系

2.1 样本空间、事件与概率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个概念——样本空间(Sample Space)。样本空间是指所有可能的事件组合的集合。一般来说,样本空间通常是一个实数集或离散集,也可以是连续的区域。举例来说,如果要对某个抛硬币的过程进行研究,那么它的样本空间就包括所有可能的抛法:正面、反面、头部、尾部等。

第二,我们再定义一个概念——事件(Event)。事件是指从样本空间中取出的子集,即满足某种性质的元素的集合。比如,抛硬币的过程中,第一种情况是“正面”这一事件;第一种情况以外的其他情况都属于另外一些事件。当然,所有可能的事件都构成了整个样本空间。

第三,概率(Probability)又称为概率密度函数(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用于衡量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值是0到1之间的一个实数,表示事件发生的概率。其定义形式为P(A),其中A是一个事件,P(A)表示事件A发生的概率。概率值可以直观地理解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例如,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是0.5,而反面朝上的概率是0.5。概率值可以用来比较不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2 概率分布、期望与方差

概率分布(Probability Distribution)是对事件发生的频率分布的描述。统计学里,概率分布通常用一个函数或表格表示。例如,抛硬币时,我们可以用正面朝上的次数比反面朝上的次数多多少少、每个面朝上的概率分布、翻滚结果等方式来描述这种结果的概率分布。概率分布表现了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反映了事件的不确定性。

接下来,我们定义期望(Expectation)和方差(Variance)这两个概念。期望是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则是随机变量与其期望之间的差距的平方。期望描述了随机变量的平均值,方差则刻画了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

例如,当我们抛硬币时,正面朝上的概率为p,那抛10次硬币的平均结果就是10p,这时候期望就是10p。方差就等于每个结果与期望的差的平方的平均值:var = E((X - E(X))^2), X是随机变量。当X服从高斯分布时,E(X)=μ,var=σ^2,因此,方差描述了随机变量的波动范围。

2.3 联合分布、条件分布、随机变量

联合分布是指两个或多个随机变量一起发生的情况。例如,抛两个骰子时,他们的点数分别为X和Y,则X和Y的联合分布就是所有可能的点数组合及其对应的频率。

条件分布是指已知某个随机变量发生的值后,另外一个随机变量发生的分布。比如,X和Y的条件分布是Y给定的情况下,X的分布。

最后,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是指可以用实数值的函数来近似表示的随机现象。例如,抛两枚硬币,X表示正面朝上的次数,Y表示反面朝上的次数,则X和Y都是随机变量。

3.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模型公式详细讲解

3.1 抽样方法与估计器

抽样方法(Sampling Method)是概率统计学的一个分支,用于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估计事件的概率。常用的抽样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暴力方法: 枚举法。即从样本空间中每个元素都试一遍,统计每个元素出现的次数,然后根据次数计算概率。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计算复杂度很高,时间代价大。
  2. 接受/拒绝方法(Acceptance-Rejection Sampling): 此方法利用二项分布的性质,将概率较大的可能性(高概率事件)放到样本空间中心附近,概率较小的可能性(低概率事件)放到远离中心的地方。这种方法利用二维正态分布的性质,可以高效地完成随机样本的采样。
  3. 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 将样本空间分为若干层,并逐层地采样。最底层样本越多,所得的数据越稳定。
  4. 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 从样本空间的某个点开始,按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适用于样本规模较大且分布密度较高的情况。
  5. 簇抽样(Cluster Sampling): 根据样本的空间结构,将样本划分到若干个簇内,再从簇内部进行抽样。此方法具有良好的容错能力,对非均匀分布、复杂的空间结构有效。

抽样方法的一个优点是对不均衡分布的数据有利。例如,在医疗诊断领域,正例的比例往往非常高,而负例的比例却极低。抽样方法可以通过调节抽样比例,使得正例和负例的比例接近,从而取得更好的效果。

估计器(Estimator)是概率统计学中一个重要工具,用于估计事件的概率。例如,贝叶斯估计器就是用样本数据更新先验概率分布,得到后验概率分布。估计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可以根据样本数据调整参数,以求得最佳估计值。

3.2 几何分布与混合模型

几何分布(Geometric Distribution)描述了一个重复试验成功的次数。其pmf(Probability Mass Function)是:P(X=k)=(1-p)^(k-1)*p, k>=1。该分布具有以下几个性质:

  1. 每次试验独立。即每次试验的结果与前一次结果无关。
  2. p≥1/2。即,只有成功概率大于1/2时才能保证收敛到正确的分布。
  3. P(X=n∞)=0。即,n不可能大于等于某一正整数值。
  4. 如果X1、X2、…、Xn是独立同分布的伯努利随机变量,则Xn+1也是伯努利随机变量。

混合模型(Mixture Model)是一个统计模型,把不同分布的样本点按照各自的权重混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分布。最简单的混合模型就是正态分布与均匀分布的混合。

例如,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x1、x2、……、xn,我们想知道这组数据是由正态分布还是均匀分布产生。一种做法是先拟合出两个分布的参数,如方差、均值等,然后用这两个分布分别对数据进行拟合,再比较二者的拟合精度。另一种做法就是使用混合模型,先假设这组数据是正态分布,然后计算这组数据的均值、方差。如果这组数据的均值、方差足够好,就可以判定为正态分布。

3.3 最大熵模型与信息熵

最大熵模型(Maximum Entropy Model)是一个概率分布模型,其目的就是找到一个能最好地表示数据生成过程的概率分布。其基本思路是在统计学习中,通过寻找能够同时刻画信息量和随机性的最优化准则,来确定模型参数。由于统计模型应能够捕捉到随机性,所以通常认为模型的参数应具有均匀分布,即每个参数都有相同的可能性。

最大熵模型引入了两个概念:熵(Entropy)和条件熵(Conditional Entropy)。假设样本空间由n个元素组成{x1, x2,..., xn},其对应的概率分布为π,则熵H(pi)表示样本空间的不确定性,定义如下:H(pi)=-Σ(pi * ln pi),其中Σ表示Σ。条件熵表示在已知某个随机变量X=xi条件下,样本空间的信息熵的下降情况,即H(pi|xi)。

最大熵模型的核心是基于信息熵的概念,它声称应该以熵为导向,最小化模型的复杂度。具体来说,最大熵模型通过交叉熵函数最小化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模型参数,从而对数据的分布进行建模。

信息熵的定义为:H(X)=-Σ(px * log px)。注意,这里不是对全体样本空间进行计算,只考虑已知当前状态的样本空间。信息熵的意义是,当样本的分布完全随机时,其熵最大;当样本的分布接近一致时,其熵最小。

3.4 马尔可夫链与隐马尔可夫模型

马尔可夫链(Markov Chain)是描述随机系统,使得系统在给定当前状态下,下一个状态只与当前状态相关,而与过去的状态无关。一般来说,马尔可夫链由状态空间S和转移矩阵T两部分组成,其中S表示状态空间,T(i,j)表示从状态si到状态sj的转移概率。

马尔可夫链可用于描述许多实际问题,如股票市场的股价走势,经济数据流通状况,语言发展的动态。隐马尔可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HMM)是马尔可夫链的推广。与传统的马尔可夫链不同,HMM不仅考虑当前的状态,还考虑隐藏的状态。隐马尔可夫模型由初始状态向量φ0,状态转移矩阵A,状态观测矩阵B以及发射概率矩阵π四部分组成。其中,φ0表示初始状态的概率分布,A表示状态转移矩阵,B表示状态观测矩阵,π表示发射概率矩阵。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