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 安全帽、工服、面罩、防护手套、防护鞋、安全背带穿戴检测等

发布于:2024-04-19 ⋅ 阅读:(29) ⋅ 点赞:(0)

背景

在工业生产、医疗护理、消防救援等高风险领域,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或劳保用品(PPE: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是保障人员安全的重要措施,如安全帽、反光衣、安全背带等。然而,现实中往往会出现劳保用品穿戴不完整或穿戴错误的情况,从而增加受伤风险。仅仅依靠人为监督来确保员工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既不现实又效率低下。因此,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应运而生,成为了现代安全管理的重要工具。

该系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手段,监测人员是否按照规定正确穿戴了个人劳保用品,降低工作人员受伤的风险,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记录和分析穿戴数据,为管理者提供有关个人防护装备使用情况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工作流程、提高安全水平。接下来,小编将详细解析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

系统实现路径

个人防护装备检测技术,其运作机制与人脸识别人脸比对技术相似,均采用了底库模板比对方式。大体有如下四步:

  1. 搭建底库:首先应依据作业现场的实际情况构建一个详尽的劳保用品底库。底库中应储存各种个人防护装备或劳保用品的标准穿戴姿势与特征。这些特征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帽的佩戴方式、护目镜的安置位置、口罩面罩的覆盖程度等。
  2. 人体部位提取:当有工作人员进入监测区域时,系统对摄像头捕捉的画面进行分析,利用图像分割、关键点检测和图像处理技术,识别图像中的身体各部位,例如头部、眼睛和口鼻等。
  3. 特征比对:系统会将这些识别出的身体部位与底库中相应的劳保用品特征进行比对。
  4. 触发告警:若系统发现某个部位缺乏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或者装备佩戴不当,会立即发出警报并记录。

技术优势

传统意义上的个人劳保穿戴检测是通过多个分散的算法或系统实现的,例如要检测安全帽就用独立的未佩戴安全帽检测算法;要检测工服就用独立的未穿工服检测算法。这种相对独立分散的检测算法或系统在技术实现上有很多的不便利性。而现在行业内说的PPE检测算法或个人防护装备检测算法在技术上具有绝对的优势,具体如下:

传统算法

新技术

资源占用

多个模型,分开部署,易用性差,资源占用高

一个模型解决所有问题,资源占用低

准确率

如遇人体局部遮挡,就会产生误报,准确率低

身体局部遮挡,不会产生误报

通用性

换个场景、颜色的目标,需要重新开启训练,耗时耗力,通用性差

模板配置,场景、目标更换,均可通过页面配置,快速完成场景适配

业务优势

  1. 实时监测与统计: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作业现场的摄像头画面,快速、准确地识别和统计个人防护装备的穿戴情况。
  2. 自动化与智能化:采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实现了对个人防护装备穿戴不规范的自动化监测和处理。无需人工干预,减轻人力负担,提高了作业效率。
  3. 高准确性与可靠性:个人防护用品的识别算法经过精心设计和训练,能够在各种环境条件下高度准确地进行人员计数。对于光照、阴影、复杂背景等因素具有良好的适应性,保证了识别结果的可靠性。
  4. 实时报警与异常处理: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配备实时报警机制,一旦检测到异常情况,系统将立即发出警报通知相关人员,有助于及时应对潜在的安全风险。
  5. 灵活性与扩展性: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的底库模版机制充分展现了系统的灵活性与扩展性,对于不同的作业场景,只需将个人防护装备添加至底库即可开始工作。

应用场景

个人劳保用品穿戴检测系统在各种工业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例如工业生产的制造业、建筑业的施工现场、医疗和保健行业、化工和危险品处理等等。在这些行业中安全帽、护目镜、耳塞、手套、安全背带等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个人防护用品。这些用品的穿戴和正确使用都关系着工作人员的身体安全。因此,在任何工作场所,都需要充分认识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以确保工作的安全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