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文章写完后,目录可以自动生成,如何生成可参考右边的帮助文档
文章目录
前言
**报告结构:**测试报告首页包含客户名称、项目名称、开发案号、版本号等关键信息,以及结构工程师、射频工程师等责任人员信息
**版本管理:**报告中会标注修订日期、修订内容和修订者,如示例中的"天线初版调试|V1.0"
公司背景:博安通成立于2003年,专注天线研发设计20年,服务过华为、创维、银石等行业头部企业
**技术实力:**安信可作为博安通全资子公司,共享母公司专业射频性能实验室资源,具备强大的天线射频能力
一、无源测试和有源测试
无源测试:针对单天线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测试
有源测试:针对整个系统运作状态下的天线性能测试
无源测试:主要评估天线辐射性能参数,包括驻波比、效率、增益和方向图
有源测试:评估系统级指标,包括发射功率(TRP)和接收灵敏度(TIS)
无源测试:在整机不工作状态下,仅测试天线本身性能,不涉及其他系统组件影响
有源测试:在整机工作状态下,考虑功放、低噪放等系统组件对天线性能的综合影响
无源测试:验证天线本身设计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有源测试:评估天线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整体通信性能
二、无源测试报告
● 报告组成:包含方向图(3D和2D视图)、史密斯圆图、驻波比曲线以及关键参数数据表格
● 关键参数:
○ 测试频段:2400-2500MHz(2.4G WiFi/蓝牙频段)
○ 效率表示:同时采用dBi(如11.216dBi)和百分比(应用多,如28.606%)两种单位
○ 增益指标:如2.34dBi@2440MHz
1.驻波
定义:电压驻波比(VSWR)是反射波与入射波波幅的比值
理想值:阻抗完全匹配时为1(如测试数据中的1.314U@2450MHz)
工程实际: 实际值恒大于1(例:2.4GHz时为1.436U),反射越大,驻波比数值越大
影响: 信号弱化/失真 ,增加丢包率和重传率
典型现象:音视频卡顿、连接反复断开
2.回损
定义:反射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dB单位,负值表示损耗)
例:-17.3355dB@2450MHz
理想状态: 阻抗完全匹配时趋近负无穷 ,全反射时为0dB
不良影响: 信号过度衰减 ;反射信号干扰原信号 ;降低系统可靠性
性能判断:数值越低(负值越大)表示天线性能越好
3.史密斯圆图
构成: ○ 归一化阻抗圆图 ○ 等反射系数圆
功能: ○ 可视化输入/输出阻抗关系 ○ 计算反射系数(如37.8880-j10.1816Ω@2400MHz)
使用方法: ○ 沿圆周线跟踪数据 ○ 通过导纳圆快速定位匹配点
评估标准: ○ 目标频段轨迹越接近圆心(如2400-2500MHz弧线)匹配越好
典型值:43.8200+j11.2160Ω@2450MHz
4.效率
定义:天线效率是衡量天线能量转换效能的重要参数,定义为天线辐射功率(有效转换为电磁波的部分)与输入有功功率之比
数值特性:该比值恒小于1,因为存在能量损耗(反射或天线自身损耗)。
系统影响:效率直接影响无线通信系统性能,效率低会导致接收灵敏度和发射功率下降。
行业标准:不同产品和行业对效率有不同标准要求,需根据具体项目评估。
5.增益
定义:在输入功率相等条件下,实际天线与理想辐射单元在空间同一点产生的信号功率密度之比,单位dBi。
物理意义:描述天线将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反映方向性特性。
应用特性:
不是越大越好,需结合具体项目需求评估
增益最大值代表最佳传播方向的性能
增益增加可提升系统发射强度(计算公式:总发射量=发射功率+天线增益,如20dBm+10dBi=30dBm≈1W)
实际影响:主要增强特定方向上的信号传输距离和质量
6.天线方向图
(1)方向图概念
定义:描述天线在远场区域辐射场相对场强随空间方向变化的参数,又称"苹果图"或"场形图"
主平面表示法:通过天线最大辐射方向上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E面和H面)来表示
3D特征:在球坐标系中以3D形式展现,理想方向图像饱满红润的苹果,颜色越红代表信号越强,形状越圆润代表全向性越好
信号分布规律:遵循"轴向最小,法向最大"原则。以棒状天线为例,天线头部所指方向(轴向)信号弱,表现为苹果图两端凹陷;侧面(法向)信号强,表现为向外扩展
剖面图:除3D图外还需观察E剖面(垂直面)和H剖面(水平面)两个切面图
注意事项:方向图仅展示方向性,不能直接反映天线增益。实际增益需通过方向系数与天线效率的乘积计算得出。
(2)测试环境
设备摆放:测试前需明确设备在暗室中的摆放方位
坐标系确定:必须建立明确的xyz轴坐标系,测试结果需对应实际设备方向
平面图分析:通过xy、xz、yz三个平面的剖面图评估不同角度的方向性差异
实测验证:将测试结果与整机性能对比,验证最差角度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7.天线隔离度
定义:多天线系统中,一个天线发射信号与另一个天线接收信号功率的比值( SIR = 接收信号功率/干扰信号功率)
物理意义:表征天线间的相互影响程度,值越小表示隔离效果越好
影响机制:隔离度过高会导致信号传输效率降低;不足则会引起同频干扰(如4G的2400-2500MHz频段与WiFi/蓝牙的相互干扰)
典型表现:测试时表现为负值,隔离度不足会导致有源测试时TS参数偏差
设计原则:需结合实际需求和应用场景进行权衡,在前期调试中作为重要评估指标
8.无源测试总结
核心作用:通过参数评估无线产品的辐射性能,为有源测试和系统级性能评估奠定基础
理论基础:在远场区测量最大辐射功率密度与平均辐射功率的比值(方向性系数),以及总辐射功率与总输入功率之比(效率)
无源测试的主要参数:包括驻波比(VSWR)、回损(Return Loss)、史密斯圆图(Smith Chart)、效率(Efficiency)、增益(Gain)和方向图(Radiation Pattern)
驻波比的评价标准
工业标准:
常规要求:通常要求小于2.0(如智能锁等消费电子产品)
严格标准:高端应用可能要求小于1.5
理论极限:理想状态下驻波比趋近于1,表示完全阻抗匹配
项目差异:不同项目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制定个性化标准
回损、史密斯圆图与驻波比的关系
参数转换:
当驻波比要求≤2.0时,对应回损值约≤-10dB
三者可通过数学公式相互转化
史密斯圆图判读:
优质天线:工作频段内各频点应接近圆心位置
调试指标:用于判断天线调试是否达到预期性能
参数关联:这三个参数本质上反映的是同一组阻抗特性数据的不同表现形式
效率与增益的评估标准
典型行业标准(以智能锁为例):
效率:通常要求≥30%即可满足实际使用
增益:在2.4-2.5GHz频段要求≥1dB
理想目标值:
效率:高端应用追求60%-70%
增益:全频段均衡达到2-3dB以上为佳
参数关系:增益=效率×方向性系数,三者需综合考量
方向图的理想状态
最佳形态:
图形接近正圆形,表示全向性良好
辐射能量分布均匀,无明显凹陷
工程意义:决定设备在实际环境中的通信覆盖能力
调试重点:通过结构调整优化方向图圆度
无源测试与有源测试、实测的关系
测试流程:无源测试通常是产品开发中的第一阶段测试
后续测试:
有源测试:验证天线在真实工作状态下的性能
实测: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进行最终验证
关联性:无源参数达标是有源测试和实测成功的基础前提
三、有源测试报告
定义: 整机OTA测试是用于验证移动通信空中接口发射功率和接收性能的测试方法,属于三维测试。
测试重点:
辐射性能评估: 主要关注整机的整体辐射性能
三维特性: 能够反映设备在三维空间中的辐射性能
测试环境:
使用屏蔽暗室(Shielded Anechoic Chamber)
配备双极化(Dual Polarized)测量天线
采用低反射率(Low Reflectivity)环境
影响因素:
产品内部辐射干扰
产品结构设计
天线性能
射频芯片收发算法
人体影响因素
1.TRP与TIS
TRP(总辐射功率):
定义: 在三维空间上对有效辐射功率进行球面积分的积分值(球面平均值)
意义: 反映设备在所有方向上的发射特性,决定设备发射信号能力
测试方法: 设备在转台上全向发射功率,暗室系统通过不同角度探头接收并计算
TIS(全向接收灵敏度):
定义: 对有效辐射接收灵敏度进行球面积分的积分值(球面平均值)
意义: 反映设备在所有方向上的接收特性,决定设备接收信号能力
测试方法: 设备在转台上接收模拟基站信号,测试系统判断设备在不同信号强度下的接收能力
指标关系:
共同构成: TRP和TIS共同构成天线OTA测试的两个核心指标
均衡重要性: 两者均衡性对保证设备实际性能至关重要
实际表现示例:
TRP好TIS差:能拨出电话但通话中对方声音卡顿或听不到
TIS好TRP差:能听到对方但自己说话对方听不清
2.测试指标
测试准备:
确认测试项目: 明确是测TRP(发射功率)还是TIS(接收灵敏度)
选择参数:
频段(如2.4G WiFi)、模式(如b/g/n模式)、传输速率、测试信道、对应频率
测试流程:
传导测试: 测试模块传导值作为基准参考
整机测试:
原始天线整机测试、优化后天线整机测试
性能评估: 比较优化前后测试值,评估天线改进效果
性能判断:
基本原则: TRP和TIS值越接近传导值,性能越好
效率推算: 可根据天线效率推算预期TRP值(如传导值18dB,50%效率下预期TRP约15dB)
实际案例:
传导值18.5dBm,原始天线测到12dBm左右,优化后测到14dBm
优化后比原始天线有2dB提升,判定为明显改进
3.有源测试总结
无源测试作用:主要用于了解天线的基本特性和性能,是前期测试的基础环节。
有源测试必要性:在实际系统评估中必须进行,因其能全面反映整机性能。
系统交互考量:有源测试的核心价值在于能评估系统中各组件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问题发现机制:通过有源测试可识别系统潜在问题,提升整体可靠性和性能表现。
测试指标应用:需结合和值进行系统性能优劣判断。
环境测试局限:
拉距测试只能模拟特定使用环境
实际用户环境存在极端情况(如恶劣环境下的性能下降)
中等环境测试结果可能无法覆盖所有使用场景
总结
本文仅仅简单介绍了如何对天线测试报告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