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题目汇总版:
【硬件-笔试面试题】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汇总版,持续更新学习,加油!!!-CSDN博客
【硬件-笔试面试题】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26,(知识点:硬件电路的调试方法:信号追踪,替换,分段调试)
这是一道大疆笔试题
1、题目
说出三种常用的硬件电路调试方法
2、解答
在硬件电路调试中,常用的方法有多种,以下是三种核心且实用的调试方法,涵盖了信号观测、故障定位和功能验证等关键环节:
一、信号追踪法(Signal Tracing)
原理
通过仪器(如示波器、逻辑分析仪、万用表)从电路的输入到输出,逐级测量关键节点的信号波形、电压或逻辑状态,对比理论预期值,定位信号异常的节点,从而锁定故障位置。
操作步骤
- 确定信号路径:明确电路的信号流向(如从传感器→放大电路→ADC→单片机→输出模块)。
- 逐级测量:
- 从输入端开始,确认输入信号是否正常(如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幅度、频率是否符合规格)。
- 依次测量中间节点(如放大器输出、ADC 输入 / 输出、单片机 IO 口),观察信号是否按预期传递和处理(如放大倍数是否正确、数字信号时序是否匹配)。
- 若某节点信号异常,重点排查该节点前后的元件(如电阻、电容、芯片是否损坏或参数错误)。
应用场景
- 模拟电路(如放大电路、滤波电路):验证信号放大倍数、滤波效果是否符合设计。
- 数字电路(如时序逻辑电路、接口电路):检查信号时序是否满足芯片要求(如 SPI、I2C 的时钟与数据同步性)。
二、替换法(Replacement Method)
原理
当电路中某模块或元件疑似故障但难以直接测量时,用已知正常的同型号模块、元件替换可疑部分,通过电路功能是否恢复来判断故障位置。
操作要点
- 缩小可疑范围:通过初步检测(如电压测量、外观检查)锁定可能故障的区域(如电源模块、芯片、电容等)。
- 有序替换:
- 先替换易损元件(如保险丝、电解电容、二极管),再替换复杂模块(如芯片、传感器)。
- 替换时注意参数一致性(如电容耐压、芯片型号、电阻精度),避免因参数不匹配导致新问题。
应用场景
- 电源电路故障(如输出电压异常):替换稳压器(如 LM317)、滤波电容,判断是否因元件老化或损坏导致。
- 模块级故障(如无线模块无法通信):替换同型号模块,排除模块本身损坏的可能(区别于外围电路问题)。
三、分段调试法(Segmented Debugging)
原理
将复杂电路按功能拆分为独立子模块(如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控制模块、输出模块),逐一单独调试子模块,确认每个模块功能正常后,再逐步连接整体调试,避免因多个模块同时故障导致定位困难。
操作步骤
- 模块划分:根据电路功能划分子模块(如一个物联网设备可分为 “电源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MCU 控制模块”“无线通信模块”)。
- 单独调试子模块:
- 为每个子模块提供独立的电源(避免主电源故障影响判断),输入已知的测试信号(如对放大模块输入标准正弦波)。
- 验证子模块输出是否符合设计(如电源模块输出电压是否稳定、传感器模块能否正确输出检测信号)。
- 级联调试:子模块均正常后,按信号流向依次连接(如传感器→MCU→通信模块),测试模块间接口是否匹配(如电平兼容性、信号衰减)。
应用场景
- 复杂系统电路(如嵌入式系统、工业控制板):避免因某一子模块故障导致整体电路无法工作,却难以定位具体问题。
- 新设计电路首次调试:从基础模块(电源)开始,逐步验证,降低调试复杂度。
补充:辅助调试方法
除上述三种核心方法外,实际调试中还会结合:
- 电压测量法:测量关键节点电压(如芯片供电电压、输入输出电压),判断是否符合标称值(如芯片 VCC 是否为 5V、接地是否良好)。
- 短路 / 断路检测法:用万用表通断档检测电路是否存在短路(如电源与地短路)、断路(如导线虚焊、焊点脱落)。
这些方法需结合电路原理和实际现象灵活运用,通常多种方法配合可更高效定位故障。
题目汇总:
【硬件-笔试面试题】硬件/电子工程师,笔试面试题汇总版,持续更新学习,加油!!!-CSDN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