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节点信息
集群ip | 主机名 |
---|---|
1x2.1x.12.99 | host-1x2-1x-12-99 |
1x2.1x.12.100 | host-1x2-1x-12-100 |
1x2.1x.1x.121 | host-1x2-1x-12-121 |
默认安装位置:
注:以下步骤在所有节点上执行
1、系统环境准备
(1)更改主机名 vi /etc/hostname
(2)域名映射 vi /etc/hosts (将集群中的ip与主机名的对应关系写进去)
2、下载压缩包并解压
下载网址:https://docs.taosdata.com/get-started/
#tar zxvf TDengine-server-2.4.0.18-Linux-x64.tar.gz
2、在所有物理节点安装 TDengine
/usr/local/taosd/TDengine-server-2.4.0.18/install.sh
安装的版本必须是一致的,但不要启动 taosd。安装时,提示输入是否要加入一个已经存在的 TDengine 集群时,第一个物理节点直接回车创建新集群,后续物理节点则输入该集群任何一个在线的物理节点的 FQDN:端口号(默认 6030);安装路径:/usr/local/taos
3、修改 TDengine 的配置文件:vi /etc/taos/taos.cfg
(1)必改项
// firstEp 是每个数据节点首次启动后连接的第一个数据节点。该参数在服务端只在加入集群时有效,后面对客户端连接集群时有效
firstEp host-1x2-1x-12-99:6030
// 必须配置为本数据节点的 FQDN,如果本机只有一个 hostname,可注释掉本项
fqdn host-1x2-1x-12-99:6030
(2)调优项设置
balance 1 ####启用负载均衡,集群内部对数据分布自动做负载均衡
numOfMnodes 3 ###元数据(管理节点)节点个数,可选值:1,2,3
replica 3 ###副本数,注:如果一个 vnode group 里的一半或一半以上的 vnode 不工作,那么该 vnode group 就无法对外服务,无法插入或读取数据(所有要超半数正常才正常服务)
numOfCommitThreads 4 ###设置写入线程的最大数量,等于cpu数
shellActivityTimer 120
cache 16 #Mb为单位,每个block的内存大小,内存块可以根据会分多少个Vnode的数量估计一下,估计表数量minTablesPerVnode参数指定每个Vnode创建最小表数量个数,默认为1000
blocks 6 #分配给每个Vnode的内存块,每个Vnode的内存大小为 cache*blocks
charset UTF-8
4、启动集群
(1)启动第一个数据节点
#systemctl status taosd
(2)启动后续数据节点
#systemctl status taosd
在第一个数据节点,使用 CLI 程序 taos,登录进 TDengine 系统,执行命令,将新数据节点的 End Point(准备工作中第四步获知的)添加进集群的 EP 列表,如:
CREATE DNODE “host-1x2-1x-12-122:6030”;
5、查看集群节点状态
6、卸载说明
(1)卸载命令:#rmtaos
(2)卸载安装包的时候,将保留配置文件、数据库文件和日志文件,即 /etc/taos/taos.cfg 、 /var/lib/taos 、 /var/log/taos 。如果用户确认后不需保留,可以手工删除,但一定要慎重,因为删除后,数据将永久丢失,不可以恢复!
(3)如果是更新安装,当缺省配置文件( /etc/taos/taos.cfg )存在时,仍然使用已有的配置文件,安装包中携带的配置文件修改为 taos.cfg.orig 保存在 /usr/local/taos/cfg/ 目录,可以作为设置配置参数的参考样例;如果不存在配置文件,就使用安装包中自带的配置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