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1.结构体声明
1.1结构体的基本知识
结构是一些值的集合,这些值称为成员变量。结构的每个成员可以是不同类型的变量。
1.2结构体声明
声明格式:
struct tag//结构关键字
{
member-list;//成员列表
}variable-list;//变量列表
举个栗子:
typedef struct Stu
{
char name[20];//名字
int age;//年龄
char sex[5];//性别
char id[20];//学号
}Stu;//注意分号不能丢
我们来观察一下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的区别:
struct Stu
{
char name[20];
int age;
char sex[5];
int hight;
}s1,s2,s3;//全局变量
int main()
{
struct s4;//局部变量
return 0;
}
1.3结构体成员类型
结构的成员可以是标量、数组、指针,甚至是其他结构体。
我们来看看是其他结构体的情况(结构体嵌套):
struct Point
{
int x;
int y;
};
struct S
{
char c;
struct Point p;//结构体嵌套
double d;
char str[20];
};
1.4结构体变量的定义和初始化
见代码栗子:
struct Stu//结构体的定义
{
char name[20];
int age;
char sex[5];
int hight;
};
int main()
{
struct Stu s = { "zhangsan",20,"男",180 };//初始化
return 0;
}
//结构体嵌套初始化
struct Point
{
int x;
int y;
};
struct S
{
char c;
struct Point p;
double d;
char str[20];
};
int main()
{
struct S ss = { 'x',{100,200},3.14,"haha" };
//结构体嵌套初始化
}
我们来看一下另一种初始化:
struct Point
{
int x;
int y;
};
struct S
{
char c;
struct Point p;
double d;
char str[20];
};
int main()
{
struct S ss = { .d = 3.14,.c = 'x',.p.x = 100,.p.y=200,.str="hehe"};
//使用.操作符来对对应的变量来初始化(这种方法可以不按顺序进行初始化)
return 0;
}
2.结构体成员的访问
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成员名
结构体指针->结构体成员名
我们来看代码:
#include<stdio.h>
struct S
{
int data[1000];
char buf[100];
};
void print1(struct S ss)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成员名
printf("%d ", ss.data[i]);
}
printf("%s\n", ss.buf);
}
void print2(struct S* ps)//指针访问需要用到指针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结构体指针->结构体成员名
printf("%d ",ps->data[i]);
}
printf("%s\n", ps->buf);
}
int main()
{
struct S s = { {1,2,3},"haha" };
print1(s);//传值调用
print2(&s);//传址调用
return 0;
}
3.结构体传参
结构体传参也分为传值调用和传址调用
那么既然提到了传址调用我们首先得知道结构体的类型是什么,打个比方我们定义一个结构体
typedef struct Stu
{
char name[20];
int age;
char sex[5];
char id[20];
};
这里struct是结构体关键字Stu是结构体名称,那么(struct Stu)就是结构体类型,所以它的指针类型就是(struct Stu)*+指针变量名
知道了这些我们现在来研究一下结构体传值调用和传址调用的区别 ,我们拿上面的代码为例:
#include<stdio.h>
struct S
{
int data[1000];
char buf[100];
};
void print1(struct S ss)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结构体变量.结构体成员名
printf("%d ", ss.data[i]);
}
printf("%s\n", ss.buf);
}
void print2(struct S* ps)//指针访问需要用到指针
{
int i = 0;
for (i = 0; i < 10; i++)
{
//结构体指针->结构体成员名
printf("%d ",ps->data[i]);
}
printf("%s\n", ps->buf);
}
int main()
{
struct S s = { {1,2,3},"haha" };
print1(s);//传值调用
print2(&s);//传址调用
return 0;
}
那么这两种传参方式那哪种更好呢?答案是传址调用。
函数传参的时候,参数是需要压栈的。如果传递一个结构体对象的时候,结构体过大,参数压栈的的系统开销比较大,所以会导致性能的下降。
这里我们发现传值调用变量ss是变量S的一份临时拷贝,上面由于S创建的数组很大,所以ss创建的空间也会很大,但是只初始化了很少的元素(不完全初始化),导致造成了空间浪费,而传址调用创建的指针变量里面存放了S的地址,可以直接通过地址找到S,对其进行修改,大大的节省了空间,提升了运行速度。
结论:结构体传参要用传址调用(传结构体的地址)。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对友友们有帮助的话不妨三连加关注走一波,指针和结构体后期都会更新下部秘籍,关注博主不迷路,还有更多C语言干货尽请期待!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