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票是一门什么生意 「上篇」

发布于:2022-12-13 ⋅ 阅读:(652) ⋅ 点赞:(0)

开篇之前,问下屏幕前的各位,你平时在哪里买火车票?12306还是某个OTA平台?

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下火车票这个业务,从宏观的视角去了解这个行业,以及在这个行业里面有哪些玩家,大家为什么要做这块业务。

01-我与火车的故事

说说我吧,很早之前我基本都在12306买,后来因为飞猪有优惠,就在飞猪买了几次,每次有积分,还可以用芝麻信用支付(先用后面再支付,提升交易的转化)所以一直在用飞猪。

后面,因为经常需要住酒店,偶然间比价的时候用了携程,携程不仅买酒店相对便宜一点,同时定酒店和火车,还可以享受返现和增值的服务,比方说快速安检、高铁贵宾室等等(用户权益和交叉优惠)

现在每次基本都是用哈啰,对的就是那个做共享单车的哈啰,居然还有火车票酒店这种业务,且我还是这个业务线的BP,所以今天我想以一个HRBP的视角,带你了解火车票究竟是一门怎样的生意,我会分为上下两篇分享下这个业务

02-12306十年发展

12306至今已经有十多年,想起我买的第一张车票还是2012年上大学的时候和母亲一起去车站买的第一张26小时的硬座绿皮火车票,12306互联网售票于2011年上线,手机App在2013年上线,2014年开始实名核验、快递送票服务上线,2017年开启动车组选座、接续换乘、网络订餐,2020年上线英文版网站、空铁联运、静音车厢,2021年推出铁路游、防疫出行专区。

商业上判断一个生意好不好,总有一套逻辑:这个生意市场规模有多大?行业的在线化率是什么样的?现在的行业格局什么样的?行业的痛点问题或者没有满足的需求?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有什么核心优势?能做到多大的规模?等等,具体关于如何判断行业是否可以进入,可以看看美团的方法论三层四面。(点击查看「三层四面」切蛋糕

03-火车票售卖行业概况

大家应该挺好奇,每天12306售票的规模是怎么样的,大致是这样一个数字:中国每天的车票出票规模约为1500万张(总的趋势是上涨的,疫情原因会导致上下波动)12306官方网站和OTA平台的比例大致为80:20,所以简单计算通过OTA平台出售的大致约为300万张左右。

这300万张票,基本被携程系所瓜分,包括携程、智行、去哪儿、以及占据微信生态位的同程,除此之外,还有飞猪、美团、拼多多、京东、哈啰,还有一类:比方说巴士管家、高铁管家、铁行火车票等等

你肯定很好奇,这些网站和12306是个什么关系?他们两个为什么要开展这个业务。

如果你去查看12306的介绍,你会看到这样一句话“官方指定售票网站”只此一家,那其他的例如携程这些网站是如何开展业务的呢?是12306开放的接口吗?

OTA这类的旅行网站,其实是用技术的手段,模拟用户去12306操作,进而完成整个交易的流程。所以本质上来说,ota这类的平台就是个通道,首先供给是铁道公司提供的,车票售卖的12306APP是铁道研究院开发的,所有的服务和流程都不是携程这类网站提供的。

04-为何选择做火车票业务

那为什么这些公司还争相去做?大致会有这样几个点:天然的巨大流量,每天几千万的订单且规模在持续扩大;供给是个标品,后来者能快速跟上(很难做出差异化);单均的价值比较高(客单价高);能够为交叉业务引流(飞机酒店门票等等);超级APP的必然选择

当然每家公司的出发点不太一样:

对于携程系以及其他旅行网站来说,坐火车旅行的用户越来越多,如果不能提供这样一个工具,必然会错失很多用户,其次,火车可能只是旅行的起点,它还需要住酒店,来回车站还需要打车,去景点还要买门票,还要租车用餐等等。这一切的开始都依赖于那张火车票,所以这个入口对于旅行网站来说,势在必得。

再者,随着互联网红利的消失,获取用户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而火车这种业务天然的会带来一些高价值的用户,前期的技术和人力投入可能需要一定的成本,但随着规模的扩大,成本会被摊销掉,综合的去看用户的LTV(用户生命周期价值)火车票还是一个很好的生意。

同样对于美团、拼多多、微信、支付宝,这些超级APP来说,不仅仅是看重其用户价值,也是其打造超级APP用户心智的需要。

​ (左:拼多多 右:京东火车票)

同样对于hello来说,起步于共享出行,底盘依旧是出行业务,哈啰四五亿用户不仅有两轮短距离的出行需求,也自然会有打车顺风车、火车这类长距离的需求,所以汽车票和机票这类的业务也自然在规划中,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出行解决方案。

这个行业里还有一类公司,这些公司相当于技术服务商(有些也提供C端售卖服务),比方说高铁管家、票多多和赶火车。一个用户从进入APP,点进火车票,选择日期,查询车票到最终购买支付,这个出票流程,可能某些流程是由服务商提供的,比方说我们常见的:余票查询、抢票、无账号买票、指定座位服务、保险等,公司根据商务合同,提供服务费

正是有服务商,很多企业才能快速上线火车票的购买服务,随着自身能力的建设,这些服务商逐步退出。

今天的分享主要集中在宏观层面,从行业到公司,以及为什么大家做这块业务,下篇分享一下车票的增值服务以及面临的一些问题。

01-“野蛮生长”居然是一个文化关键词!

02-HRBP/政委/历史的天空

03-原来我的人工成本如此之高

04-LTV?UE?CAC?业务缩写词了解一下?

05-如何帮助关键新人 landing?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