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背景介绍
: 云计算时代到来,让许多企业开始了数字化转型。随着需求的增加,云计算平台越来越复杂,需要针对不同的业务场景和用户进行不同的资源配额、限制、QoS策略等配置,才能保证服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在云计算平台上部署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产生了很多数据隔离和访问权限问题。因此,如何实现一个好的云计算平台,给予不同用户以及应用不同的资源配额和访问权限,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一种实现云计算平台的最佳实践之一——云计算多租户管理与隔离。通过对多租户管理的原理及其实现方式,以及虚拟机、容器等隔离技术的研究,可以帮助读者更加清晰地理解云计算中多租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
2.核心概念与联系:
2.1 什么是云计算多租户管理?
在云计算环境中,如果多个租户共享同一个云计算资源,那么就会出现以下问题:
- 服务质量下降:多个租户共享同一个平台时,会导致服务质量不够可靠,其中包括性能下降、可用性降低、网络拥塞等问题。
- 数据泄漏或不安全:由于数据共享导致的数据泄露或篡改,可能会造成隐私泄漏、财务风险、法律纠纷等问题。
- 资源浪费:由于数据共享导致平台资源的不断消耗,造成平台运行效率的下降、租户资源的浪费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实现云计算的多租户管理机制。云计算多租户管理是指云计算平台允许多个租户共享相同的硬件资源(如服务器、存储、网络),但按照租户的要求为每个租户提供不同的资源配额、访问权限以及QoS策略。
2.2 为什么需要云计算多租户管理?
众所周知,云计算平台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一直是企业的一大关注点。传统的云计算服务,如Amazon Web Services(AWS)、Microsoft Azure等,都是通过租户间的网络隔离和虚拟机或容器的资源限制来确保平台的安全。但是,虽然这种隔离机制能够有效防止不同租户之间互相影响,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 成本高昂:平台租户的资源利用率往往受到平台整体资源容量限制,租户并不能像购买自己的服务器一样,直接获得全部计算资源的使用权。
- 用户体验差:对于新手租户来说,他们无法很直观地了解自己使用的计算资源有多少、何时被使用以及是否合法。
- 维护困难:当平台租户资源分配不当时,可能导致平台出现严重的问题,比如性能下降、资源不足、数据丢失等。 所以,云计算平台的多租户管理机制,通过将平台资源分割成独立的子池,为各租户提供完全的物理隔离和资源保障机制,能够有效减少平台故障带来的损害,提升用户的体验,并降低云平台的维护成本。
2.3 云计算多租户管理与虚拟化技术
2.3.1 虚拟机与租户隔离
云计算平台中的虚拟机通常由底层的基础设施(主机服务器、网络组件等)提供资源支持。由于物理服务器之间相互隔离,因此虚拟机之间也是相互隔离的。当一个租户创建了一个虚拟机时,它占用的资源不会影响其他租户的资源利用。 而云计算平台的多租户管理机制就是通过资源池的划分,实现虚拟机、容器、文件等不同资源的隔离,而非隔离整个硬件。如下图所示:
2.3.2 容器与租户隔离
云计算平台中的容器技术能够极大地提升平台的弹性和可用性。容器的隔离机制也与虚拟机类似。当一个租户创建一个容器时,它仅仅拥有属于自己的资源。因此,容器之间的资源相互隔离。除此之外,容器内部也可以设置租户的访问控制机制。如图所示:
2.3.3 文件存储与租户隔离
云计算平台中的文件存储包括网络文件系统、对象存储以及块存储等形式。由于资源的共享性,租户的文件存储也是相互隔离的。租户之间的文件存储空间可以共享,但是租户只能在自己的文件存储中进行读写操作。如下图所示:
以上三个资源的隔离可以归纳为租户隔离。云计算平台的多租户管理机制通过资源的隔离、分配和控制,使得租户之间数据和资源得到安全且有效的隔离,从而促进云计算平台的健康稳定运行。
3.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模型公式详细讲解
3.1 云计算平台的多租户管理机制
在云计算平台的多租户管理机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 资源池划分:云计算平台的资源池一般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等,需要对不同租户的需求进行合理的划分,划分之后可以进行资源的共享和控制。
- QoS策略:QoS策略一般包括服务水平保证(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LA)、数据处理延迟要求、网络流量限制、CPU使用率限制等。通过QoS策略可以保证租户的资源使用质量。
- 资源分配:云计算平台中的资源分配机制是基于租户需要和平台整体资源容量进行决定的。当一个租户请求资源时,平台会根据租户的资源使用情况和平台的资源状况进行分配。
- 访问控制:云计算平台的访问控制机制主要包括租户身份认证、授权以及租户间的网络隔离。通过身份认证可以确认租户身份;授权可以对租户的资源访问进行准入控制;租户间的网络隔离可以保护租户间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 计费策略:云计算平台的计费策略决定了租户的付费模式。按使用量计费模式适用于租户没有固定的计算资源需求的场景;按资源包套餐计费模式适用于租户有固定的计算资源需求的场景。
3.2 资源池划分
资源池划分是指云计算平台划分出若干个资源池,每个资源池之间相互隔离。资源池包括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等。每种资源池都包含不同的资源,如计算资源池包含CPU、内存、磁盘、GPU等,存储资源池包含存储设备(如SSD、HDD)、网络带宽等,网络资源池包含网卡、IP地址等。
在云计算平台的多租户管理机制中,可以先划分出计算资源池、存储资源池、网络资源池,然后再将不同租户的资源集中在相应的资源池上。通过对不同资源池的资源进行划分,实现不同租户之间的资源隔离,避免资源的冲突和浪费。如下图所示:
3.3 QoS策略
QoS策略是指云计算平台对租户的服务质量进行控制。QoS策略既包括租户级的QoS策略,也包括平台级的QoS策略。租户级的QoS策略可以定义相应租户的吞吐量和响应时间,保证租户的正常使用;平台级的QoS策略则是指在平台上定义的服务水平,限制所有租户的总体服务质量。
QoS策略既可以通过云服务商提供的接口实现,也可以通过中心化的QoS控制器实现。云服务商提供的接口可以直接对租户的资源进行限制,但可能会对租户的体验和使用感到不便。而中心化的QoS控制器则能对不同租户的资源使用情况进行精细化的管理,以达到公平合理的资源分配和服务质量。如下图所示:
3.4 资源分配
资源分配是指云计算平台对租户的资源进行分配,使得租户之间的数据和资源得到安全且有效的隔离。资源分配机制依赖于租户的需求,即租户的资源使用大小、类型、周期等。根据租户需求,平台可以对不同资源池的资源进行分配。
平台根据租户的资源使用量、资源类型、使用周期、地域分布、性能要求、容量比例等因素,动态调整资源的分配,实现最优的资源分配。资源的分配可以根据机器学习、QosMaxFlow算法、调度算法等方法进行优化。如下图所示:
3.5 访问控制
访问控制是指云计算平台对租户的访问进行控制,保护租户的隐私和安全。访问控制的目标是实现租户间的网络隔离,只允许租户建立必要的网络连接,阻止不同租户的通信。平台的访问控制机制包括租户认证、授权、网络隔离等。
租户认证是指验证租户身份,确保租户具有合法权限。租户认证的过程涉及租户凭证的核实、校验以及租户的访问记录。平台可以使用多种认证方式,如密码验证、单点登录、双因子验证等。
授权是指为租户提供对特定资源的访问权限,对租户进行访问控制。授权可以基于RBAC(Role-Based Access Control,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模型进行设计。
网络隔离是指在云计算平台上部署的应用程序,隔离不同租户之间的网络流量。平台可以基于VPC(Virtual Private Cloud,虚拟私有云)技术构建多租户隔离的网络。VPC技术能够将网络划分成不同的子网,不同子网上的虚拟机之间不可以互相通信。同时,可以在VPC上设置防火墙规则,实现租户间的网络隔离。如下图所示:
3.6 计费策略
计费策略是指云计算平台对租户的资源使用收费,并结算费用。在云计算平台的多租户管理机制中,计费策略可以为租户的使用量支付不同的费用。租户根据自己的业务规模和使用量,选择对应的计费策略。
按使用量计费模式适用于租户没有固定的计算资源需求的场景,比如行业中小企业、个人开发者等。按资源包套餐计费模式适用于租户有固定的计算资源需求的场景,如金融、互联网、媒体等大型公司。
不同类型的资源的收费可以采用不同的计费模式。如CPU、内存、存储等基础设施资源的收费可以采用按使用量计费模式,网络资源的收费可以采用按资源包套餐计费模式。如下图所示:
4.具体代码实例和详细解释说明
4.1 Docker Swarm集群多租户隔离
Docker Swarm集群是轻量级容器编排工具,它能够快速启动容器并提供容器集群功能。在实际的生产环境中,Docker Swarm集群的管理也非常关键。针对Docker Swarm集群的多租户隔离,主要有两种方法:
- 基于Swarm Mode的服务访问控制(rbac) Swarm Mode提供的service rbac机制可以实现针对Swarm集群服务的访问控制,具体命令如下:
docker service create \ --name my_service \ --replicas 3 \ nginx:latest
docker service update
--name my_service
--publish-add target=8080,published=80
--constraint "node.role == manager"
--with-registry-auth
docker service inspect -f '{{json.Spec.TaskTemplate}}' my_service | jq '.ContainerSpec' > task-definition.json
task-definition.json文件内容示例如下:
```json
{
"ContainerSpec": {
"Image": "nginx:latest",
"Labels": {},
"Command": null,
"Args": [],
"Env": [
"PATH=/usr/local/sbin:/usr/local/bin:/usr/sbin:/usr/bin:/sbin:/bin"
],
"Dir": "/",
"User": "",
"Mounts": [],
"Devices": [],
"Hostname": "",
"Hosts": null,
"DNSConfig": {}
},
"Resources": {
"Limits": {},
"Reservations": {}
},
"Placement": {
"Constraints": [
"node.role==manager"
]
},
"Networks": [
{
"Target": ""
}
],
"ForceUpdate": 0,
"EndpointSpec": {
"Mode": "vip"
},
"Runtime": "container",
"Scale": 0,
"RollbackConfig": {
"Parallelism": 1,
"Delay": "5s",
"FailureAction": "rollback",
"Monitor": "5s",
"MaxRetries": 0,
"Order": "stop-first"
},
"LogDriver": {
"Name": "json-file",
"Options": {}
},
"Isolation": "",
"PidMode": "",
"ExtraHosts": null,
"Group": "",
"DNSServers": null,
"DNSOptions": null,
"DNSPolicy": "",
"SecurityOpt": null,
"ReadonlyRootfs": false,
"Ulimits": null,
"CpuShares": 0,
"Memory": 0,
"NanoCpus": 0,
"CgroupParent": "",
"BlkioWeight": 0,
"BlkioWeightDevice": null,
"BlkioDeviceReadBps": null,
"BlkioDeviceWriteBps": null,
"BlkioDeviceReadIOps": null,
"BlkioDeviceWriteIOps": null,
"ShmSize": 0,
"KernelMemory": 0,
"CpuPeriod": 0,
"CpuQuota": 0,
"CpuRealtimePeriod": 0,
"CpuRealtimeRuntime": 0,
"CpusetCpus": "",
"CpusetMems": "",
"VolumeDriver": "",
"VolumesFrom": null,
"CapAdd": null,
"CapDrop": null,
"DnsSearch": null,
"Dns": null,
"ExtraHosts": null,
"GroupAdd": null,
"IpcMode": "",
"Cgroup": "",
"Links": null,
"OomScoreAdj": 0,
"PidMode": "",
"Privileged": false,
"PublishAllPorts": false,
"ReadonlyRootfs": false,
"SecurityOpt": null,
"Tmpfs": null,
"UTSMode": "",
"UsernsMode": "",
"Sysctls": null,
"Runtime": "",
"ConsoleSize": [
0,
0
],
"Isolation": "",
"Healthcheck": {
"Test": [],
"Interval": 0,
"Timeout": 0,
"Retries": 0,
"StartPeriod": 0
},
"DNSConfig": {}
}
这里只展示部分内容,完整的内容请查看官方文档。
该方案的缺点是只能限制服务的访问权限,而不能限制容器内进程的访问权限。另外,在Swarm中不能运行非swarm模式的容器,因此只能运行标准的Docker镜像。
- 使用多个Swarm集群
4.2 Apache Mesos多租户隔离
Apache Mesos作为资源管理系统,提供了很多可选特性,包括多租户隔离等。Mesos使用的是ACL(Access Control List,访问控制列表)的访问控制模型,ACL表示哪些用户可以访问哪些资源。Mesos可以把集群分割成多个子群集,并且每个子群集都有自己的ACL。这种隔离机制可以满足租户对不同的应用的资源分配需求。
Mesos集群多租户隔离的基本流程如下:
- 配置文件 mesos-config.json 中的 ACL 配置
- 创建新的mesos-master、slave节点,并将ACL配置文件发送到新的节点
- 在新节点上启动mesos-agent,将注册到主节点的Mesos master
- 修改ACL配置文件,更新新节点的ACL
ACL配置文件示例:
{
"version": 0.1,
"acls": [
{
"name": "cluster-admins",
"users": ["root"]
},
{
"name": "product-a",
"groups": ["productA"]
},
{
"name": "product-b",
"groups": ["productB"],
"roles": "*"
}
]
}
这样,产品A组的用户可以访问任何资源,产品B组的用户可以访问所有资源,但不可以访问集群管理员。
Apache Mesos多租户隔离的一个优点是可以做到应用级别的隔离,而不需要修改代码或者安装插件。但缺点是仍然需要做很多工作,例如:
- 需要修改应用程序的代码,或者安装插件,以支持资源隔离;
- 如果Mesos master需要重新启动,资源隔离信息就会丢失;
- 不支持限制磁盘IO和网络带宽;
- 没有统一的认证和授权模型,需要开发人员在应用程序里添加相关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