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PGA开发:模块 × 实例化

发布于:2024-09-17 ⋅ 阅读:(139) ⋅ 点赞:(0)

模块的结构

对于C语言,其基本单元为函数。与此类似,Verilog的基本设计单元称之为"模块"(block)。对于整个项目的设计思想就是模块套模块

一个模块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描述接口,一部分描述逻辑功能。

每个Verilog模块包含4个部分:端口定义、IO说明、内部信号声明、功能定义。且位于moduleendmodule之间,如下:

module block(a,b,c);
    input a,b;        //模块的输入,不需要规定类型
    output wire c;    //模块的输出,一定要规定类型

    wire d;        //定义内部信号

    assign d=a|b;    //组合逻辑输出
    assign c=d?a:b;    //组合逻辑输出
endmodule

1、模块名及端口

模块的端口声明了模块的输入输出口,相当于C语言函数的参数和返回值。格式如下:

  • module  模块名(端口名1,端口名2,...,端口名n);

如果将模块看作一个芯片,那么模块名就相当于芯片的名字(例如STM32F103C8T6),端口定义就相当于确定了这个芯片有哪些端口(引脚),而下面的IO声明就相当于规定引脚是输入还是输出。


2、IO声明

模块的端口可以是输入端口输出端口双向端口

对于输入端口:

inp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1;

inp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2;

……

inp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n;

对于输出端口:

outp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1;

outp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2;

……

outp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n;

对于双向端口:

ino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1;

ino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2;

……

inout  [信号位宽-1:0]  端口名n;

【注意】位宽可省略不写,此时就默认其位宽为1位。

【注意】对于信号位宽,N位宽就是指对应的端口由N根引脚组成。


3、内部信号声明

通常是声明wirereg型的变量。

reg  [位宽-1:0]  R变量1,...,R变量n;

wire  [位宽-1:0]  W变量1,...,W变量n;


模块的实例化

模块实例化是将一个模块作为组件使用在另一个模块中。这类似于在编程中在A函数里调用一个B函数。通过实例化,可以实现将复杂的设计按功能分解为更小的、可复用的一个个模块。

实例化有以下两种方法:

1、端口名重映射

假设我们有两个模块:一个是已经定义好的A模块,另一个是B模块,如下面的代码所示,B模块实例化了A模块。

  • A模块定义
module A(
    input wire [31:0] int1;
    input wire [31:0] int2;
    output wire [31:0] out;
);
    assign out = int1 + int2;
endmodule
  • B模块定义
module B(
    input wire [31:0] a;
    input wire [31:0] b;
    output wire [31:0] sum;
);
    
endmodule
  • 实例化A模块
A u_A (
    .int1(a),    // 将B模块的输入 a 连接到子模块A的 int1 端口
    .int2(b),    // 将B模块的输入 b 连接到子模块A的 int2 端口
    .out(sum)   // 将子模块A的输出 out 连接到B模块的输出 sum
);

在B模块中,我们实例化了A模块,并且对这个实例取了一个名字"u_A"。实例化之后,通过端口映射,将B模块的端口 a、b 和 sum 分别连接到子模块B的端口 int1、int2 和 out。


2、位置映射

module B(
    input wire [31:0] a,
    input wire [31:0] b,
    output wire [31:0] sum
);
    // 实例化 A 模块,使用位置映射
    A u_A (a, b, sum);  // 依次将 a, b 和 sum 连接到子模块A的 in1, in2 和 out
endmodule

【注意】使用位置映射时,要特别注意端口的顺序必须与子模块的端口定义顺序一致,否则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连接。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