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路由器的 Serial 串口 想成一条“万能电话线”:
路由器拿它当“拨号/专线口”,插到运营商各种“老一代广域网”里,就能跑不同协议的数据。
为什么叫 Serial?
- 物理上是 同步串行接口(V.35、EIA-232/449、X.21 等),一条时钟线、一条数据线,一位一位按顺序发。
- 速率从 64 kbps~2 Mbps 不等,速度不高,但胜在兼容老网络。
都能接什么网?
网络类型 | 类比 | Serial 口的角色 |
---|---|---|
DDN | “数字专线” | 路由器 ↔ DDN Modem,固定带宽,专线直连 |
帧中继 | “共享 PVC 的虚拟专线” | Serial 口做 Frame-Relay 封装,DLCI 当地址 |
X.25 | “老派分组交换” | Serial 口跑 LAPB + X.25,用虚电路 (VC) 编号 |
PSTN | “普通电话网” | Serial 口接 Modem,拨号上网(PPP/拨号脚本) |
典型连线
[路由器 Serial 口] --(V.35/DB-60 电缆)--> [Modem/CSU/DSU] --> 运营商网络
- CSU/DSU:把 Serial 时钟/电平转成运营商的 G.703/E1/T1。
- Modem(PSTN 场景):把数字信号调制成模拟音频,走电话线。
Serial 口就是路由器的“老式广域网多功能钥匙孔”:
插 DDN 当专线,插帧中继跑 PVC,插电话线就拨号上网。
PS1:帧中继和X.25详解
帧中继——“共享 PVC 的虚拟专线”
- PVC = Permanent Virtual Circuit(永久虚电路),可以理解成“高速公路上的固定车道号”。
- 共享 = 同一条物理线路(高速公路)被切成多条“虚拟车道”(PVC),不同公司/部门各用一条车道号(DLCI)互传数据,互不打扰。
- 因此,帧中继 看似多条专线,其实底层线路是共享的,只是用 DLCI 号把流量隔离开。
“一条高速公路被划成很多条虚拟车道,每辆车按车道号(DLCI)走自己的道,互不干扰。”
X.25——“老派分组交换”
- 分组交换 = 数据切成小包(分组),像“挂号信”一样每包带地址,沿途节点逐包转发。
- 老派 = 70-80 年代技术,链路质量差,所以每包都要编号、确认、重传,流程繁琐但可靠。
- 虚电路 (VC) = 发送前先在两端建立一条“逻辑通道”(虚电路号 VC),像邮局先给你开一条挂号信通道,再发信。
“把数据切成挂号信,每封信带编号,邮局按虚电路号一站站转发,丢包能重寄。”
PS2:DDN详解
DDN = 运营商给你拉的一条“永远在线、独占带宽、时钟同步”的数字电路,两头接路由器,当作透明网线用。
DDN(Digital Data Network,数字数据网)是早期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专线业务,基于 PDH/SDH 传输网,把数字信号按固定时隙(Nx64 kbps ~ 2 Mbps ~ 34 Mbps)划给你,物理线路独享、速率恒定、时延极低。
关键特征
特性 | 说明 |
---|---|
独占 | 无论你是否传数据,带宽都为你保留,别人抢不走。 |
同步 | 全程由运营商提供 精确时钟,两端路由器无需自己协商时钟。 |
透明 | 对路由器来说就像一根“超长的网线”,协议随便跑(PPP、HDLC、帧中继)。 |
固定速率 | 常见 64 k、128 k、2 M、34 M,一旦开通无法弹性扩容,需重新申请。 |
物理接线
[用户路由器 Serial 口] → V.35/G.703 电缆 → DDN 终端设备(CSU/DSU) → 运营商 DDN 传输网 → 对端 CSU/DSU → 对端路由器
- CSU/DSU:把路由器的串行信号转成运营商的电/光口信号。
- 计费:按带宽 + 距离按月收费,2 M 跨省专线当年动辄几千元/月。
与现在的对比
专线类型 | 技术 | 带宽弹性 | 成本 | 备注 |
---|---|---|---|---|
DDN | PDH/SDH 时隙 | ❌ 固定 | 高 | 已逐步淘汰 |
MSTP | SDH 多业务 | △ 可按 N×2 M 调整 | 中高 | 过渡方案 |
IP 专线 | MPLS/以太网 | ✅ 弹性 1 M-10 G | 低 | 主流 |
DDN 就是 “互联网前时代的固定速率租线”,今天已被 MPLS、以太网专线取代,但 Serial 口课程里仍会提到它,因为早期路由器用它当“WAN 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