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处理第三篇:初级篇(续)—— 照明的理论知识

发布于:2025-07-29 ⋅ 阅读:(21) ⋅ 点赞:(0)

为什么照明是重要的?

下图所示是对于铝制容器上的刻印字进行时的图像。图像①采用了一 般的灯 ,而图 ②则工件特点下,采圆顶明。可以看到,照明效果对刻于印检查的效果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在图像处理中,照明的作用不亚于镜头和传感器。合适的照明能凸显检测对象的特征,而不当的照明可能掩盖缺陷,导致检测失效。掌握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是提升图像处理效果的关键。

选择照明需遵循三个步骤:确定照射方式、选择照明形状、决定光线颜色。

1.确定照射方式(镜面反射光、漫反射光、透射光等)

·观察检测部位的特点(损伤、形状、有无等)。

·观察表面(平面、曲面、是否有凹凸不平等)加以决定。

2.选择照明形状

·根据工件条件、设置条件等加以决定。 环形光、低角度光、同轴光、罩光等。

3.决定光线颜色

·根据工件和背景的材料、颜色等加以决定。 蓝色、红色、白色等。

选择照明:第一步(镜面反射、漫反射与透射)

LED 照明种类繁多,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三种。

① 镜面反射型:

镜头接收的光线是来自拍摄对象的镜面反射光线。

② 漫反射型:

避开来自拍摄对象的镜面反射光,而接收整体、均一的光线。

③ 透射型:

接收来自拍摄对象背景的光线。是一种检测轮廓的照明方式。

镜面反射型适合检测高反光表面的缺陷,如金属划痕;漫反射型适用于曲面或粗糙表面,可减少阴影;透射型通过背光成像,常用于检测物体轮廓,如薄膜的孔洞。

选择照明:第二步(确定照明方法与光线形状)

在选择了镜面反射、漫反射或透射等照明方式后,根据检查目的、背景、周围环境等确定照明类型。

一般说来,镜面反射可选择同轴入射照明、环形照明或棒型照明,漫反射可选择低角度照明、环形照明 或棒型照明,透射可选择面照明或棒型照明。其中环形照明及棒型照明的设置距离更加灵活,因此应用 范围更广。

选择照明:第三步(决定光线颜色及波长)

光线颜色的选择基于工件与背景的材料和颜色特性。利用补色原理,用补色光照射物体可增强对比度。例如,检测红色包装的点心时,蓝色光源能让红色包装呈现黑色,与背景形成鲜明对比。不同波长的光线特性不同:红光透射率高,适合检测透明薄膜下的物体;蓝光散射率高,适合表面细节检测。

1.利用补色进行检测

为了检箱中是否有红色包  的点心,分别使了白色、红色黑色LED 光源。下图示为三种光源成的对比度差异。

过包晶片上印文字。与蓝色相比,选择薄膜透射率更高(散 射率较低)的红色光源可以产生更好的反差。

2.利用波长进行检测

波长不同的光线具有不同的颜色、透射率(例如波长较大的红色光线具有较高的透射率)、散射率(例如波长较小的蓝色光线 具有较大有散射率)等特性。

LED 照明因其能耗低、寿命长、亮度可调等优势,成为工业检测的首选。在选择时,需结合具体检测需求:检测细微伤痕可选高亮度蓝光;识别颜色差异则用白光或对应补色光;检测透明物体内部缺陷,红光更合适。

照明设置后需通过监视器验证效果,必要时调整角度和亮度。例如,检测铝制容器上的刻印字符,圆顶光能消除阴影,让字符清晰显现,而普通环形光可能因漫反射导致字符模糊。

总之,照明设计是图像处理的 “隐形基石”。合理选择照明方式、形状和颜色,能最大化凸显检测特征,为后续处理提供优质图像,大幅提升检测的稳定性和精度。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