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精讲:二分查找(二)—— 变形技巧

发布于:2025-07-31 ⋅ 阅读:(24) ⋅ 点赞:(0)

🎯 算法精讲:二分查找(二)—— 变形技巧 🔍

友情提示::本小节含高能代码片段 🥤

  1. 阅读前请确保已掌握基础二分原理与实现
  2. 代码片段可能包含不同程度的变形,请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阅读

作者:无限大

推荐阅读时间:30min


📚 内容回顾与引言

在上一篇《算法精讲:二分查找(一)—— 基础原理与实现》中,我们剖析了二分查找的核心原理:依赖有序数组的单调性,通过不断折半搜索快速定位目标值 📈。

重点讲解了两大区间定义方式(左闭右闭 [left, right] 与左闭右开 [left, right))及其代码实现细节,并强调了循环不变量原则的重要性。

如果说基础二分是少林长拳,那各种变形就是奇门遁甲!本篇我们将解锁二分查找的 “高阶技能”,解锁二分查找的隐藏皮肤 🧥!从基础的边界值变形(如找第一个/最后一个等于目标值的位置)到复杂场景应用(如旋转数组、珂珂吃香蕉问题)。


🧩 一、常见二分变形及应用场景

1. 查找第一个等于目标值的元素位置

思路:在非递减序列中查找第一个等于目标值的元素。当 arr[mid] == target 时,不立即返回,而是继续向左查找(即 right = mid - 1),以确保找到的是第一个出现的位置

代码实现

/**
 * 在含重复元素的有序数组中,找到目标值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 @param nums 有序数组(可重复)
 * @param target 目标值
 * @return 首个等于target的索引,未找到返回-1
 */
public int findFirstEqual(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right = nums.length - 1;
    int result = -1; // 初始化结果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 防溢出计算中点

        if (nums[mid] == target) {
            result = mid;    // 记录位置
            right = mid - 1; //  👉 关键!继续向左搜索更早出现的目标
        } else if (nums[mid] < target) {
            left = mid + 1;  // 目标在右半区
        } else {
            right = mid - 1; // 目标在左半区
        }
    }
    return result; // 返回首个位置
}

适用场景:统计数字 4 在数组 [1,2,4,4,4,5] 中的起始位置(返回 2


2. 查找第一个大于等于目标值的元素位置

思路
目标是找到第一个大于或等于目标值的元素。当 arr[mid] >= target 时,缩小右边界(right = mid - 1),否则缩小左边界(left = mid + 1)。循环结束后,直接返回 left,因为它指向第一个大于等于目标值的位置。

代码实现

/**
 * 找到有序数组中首个≥target的元素位置
 * @param nums 有序数组
 * @param target 目标值
 * @return 首个≥target的索引(若target超最大值返回-1)
 */
public int findFirstGreaterOrEqual(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right = nums.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nums[mid] >= target) {
            right = mid - 1; //  👉 向左收缩,尝试找到更小的满足条件的值
        } else {
            left = mid + 1;  // 向右扩大搜索
        }
    }
    // 结束时left指向首个≥target的位置
    return (left < nums.length) ? left : -1;
}

典型应用:将数字 3 插入有序数组 [1,2,4,5] 的正确位置(返回 2


3. 查找第一个大于目标值的元素位置

思路
寻找第一个大于目标值的元素。当 arr[mid] <= target 时,缩小左边界(left = mid + 1),否则缩小右边界(right = mid - 1)。循环结束后,left 指向第一个大于目标值的元素。

/**
 * 找到有序数组中首个>target的元素位置
 * @param nums 有序数组
 * @param target 目标值
 * @return 首个>target的索引(若target超最大值返回-1)
 */
public int findFirstGreate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right = nums.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nums[mid] <= target) { //  👉 注意条件包含等于
            left = mid + 1;  // 目标在右半区
        } else {
            right = mid - 1; // 向左收缩
        }
    }
    return (left < nums.length) ? left : -1;
}

💡 关键点:当 nums[mid] == target 时仍需右移,确保定位到严格大于的位置


4. 查找最后一个等于目标值的元素位置

思路
在非递减序列中查找最后一个等于目标值的元素。当 arr[mid] == target 时,不立即返回,而是继续向右查找(即 left = mid + 1),以确保找到的是最后一个出现的位置。循环结束后,检查 right 是否越界以及 arr[right] 是否等于目标值。

/**
 * 在含重复元素的有序数组中,找到目标值最后一次出现的位置
 * @param nums 有序数组
 * @param target 目标值
 * @return 最后一个等于target的索引,未找到返回-1
 */
public int findLastEqual(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right = nums.length - 1;
    int result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nums[mid] == target) {
            result = mid;   // 记录位置
            left = mid + 1; //  👉 关键!继续向右搜索更晚出现的目标
        } else if (nums[mid] < target) {
            left = mid + 1; // 目标在右半区
        } else {
            right = mid - 1;// 目标在左半区
        }
    }
    return result;
}

用例:确定 4[1,2,4,4,4,5] 中的结束位置(返回 4


5. 查找最后一个小于等于目标值的元素位置

思路
目标是找到最后一个小于等于目标值的元素。当 arr[mid] <= target 时,缩小左边界(left = mid + 1),否则缩小右边界(right = mid - 1)。循环结束后,right 指向最后一个小于等于目标值的元素。

/**
 * 找到有序数组中最后一个≤target的元素位置
 * @param nums 有序数组
 * @param target 目标值
 * @return 最后一个≤target的索引(若target小于最小值返回-1)
 */
public int findLastLessOrEqual(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right = nums.length - 1;
    int result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nums[mid] <= target) {
            result = mid;     // 记录可能位置
            left = mid + 1;   // 👉 向右尝试找到更大的满足值
        } else {
            right = mid - 1;  // 目标在左半区
        }
    }
    return result;
}

💡 应用场景:统计考试成绩 ≤80 分的最高分学生位置


6. 查找最后一个小于目标值的元素位置

思路
寻找最后一个小于目标值的元素。当 arr[mid] < target 时,缩小左边界(left = mid + 1),否则缩小右边界(right = mid - 1)。循环结束后,right 指向最后一个小于目标值的元素。

代码实现

/**
 * 找到有序数组中最后一个<target的元素位置
 * @param nums 有序数组
 * @param target 目标值
 * @return 最后一个<target的索引(若target小于最小值返回-1)
 */
public int findLastLess(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right = nums.length - 1;
    int result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nums[mid] < target) {
            result = mid;     // 记录位置
            left = mid + 1;   //  👉 向右尝试找到更大的满足值
        } else {
            right = mid - 1;  // 目标在左半区
        }
    }
    return result;
}

典型场景:在 [10,20,30,40] 中找 <35 的最后位置(返回 2


六种核心变形对比

变形类型 🔍 核心特点 ➕ 典型应用场景 ️
查找第一个等于目标值 找到目标后继续向左搜索 👈 统计元素出现次数、去重操作
查找第一个大于等于目标值 不记录结果,循环后通过 left 返回 插入排序位置、边界判断
查找第一个大于目标值 严格大于目标值的第一个位置 区间划分、排名统计
查找最后一个等于目标值 找到目标后继续向右搜索 👉 确定重复元素的结束位置
查找最后一个小于等于目标值 找到最后一个满足条件的位置 分页查询、阈值判断
查找最后一个小于目标值 严格小于目标值的最后位置 排名统计、区间边界确定

💡 核心区别:普通二分找到目标即返回,而变形算法会继续向特定方向收缩边界,确保定位到最左/最右的目标值


⚠️ 边界处理避坑指南

二分变形代码的 “魔鬼在细节”,90%的 bug 源于边界处理不当!以下是四大核心避坑点:

1. 初始边界设置原则
  • 右边界取值
    • right = length - 1 ➜ 闭区间搜索(如普通二分)
    • right = length ➜ 开区间搜索(如插入位置问题),防止漏检末尾元素

示例

// 闭区间:搜索范围[0, length-1]
int right = nums.length - 1;
// 开区间:搜索范围[0, length)
int right = nums.length;
2. 循环条件选择策略
条件 适用场景 风险点
while (left <= right) 需精确匹配目标值(如 findFirstEqual 易死循环(需设退出条件)
while (left < right) 找边界位置(如 findFirstGreater 可能漏检单元素区间

黄金法则

  • <=必须配合 left=mid+1/right=mid-1
  • <必须配合 left=mid+1/right=mid
3. 越界处理技巧
  • 返回前必校验

    // 检查left是否越界(开区间场景)
    return (left < nums.length) ? left : -1;
    
  • 防 off-by-one 错误

    • left=0right=length-1时,mid计算需防溢出 ➜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 结束时验证结果有效性:

      // 查找类需验证找到的是否为目标值
      if (left >= nums.length || nums[left] != target) return -1;
      

温馨提示

在编程中,off-by-one(差一错误) 指因边界处理偏差导致的逻辑错误,通常表现为循环、索引或区间计算中意外地少或多一次操作。这种错误在二分查找中尤为常见,可能导致死循环、漏检或越界崩溃。

4. 重复元素特判

当数组含重复值时,额外添加分支:

// 旋转数组场景(解决 [3,1,2,3,3,3,3] 类问题)
if (nums[left] == nums[mid] && nums[mid] == nums[right]) {
    left++;   // 跳过左侧重复
    right--;  // 跳过右侧重复
}

💡 边界心法口诀

初值定区间 → 循环控方向 → 退出验边界 → 重复要特判

掌握此四步,二分无坑! 🔥


🚀 二、二分变形之魂:LeetCode 实战 ️

光说不练假把式,来点硬菜!

案例 1:珂珂吃香蕉(LeetCode 875)

题目传送门

场景:珂珂面前堆着 N堆香蕉,警卫 H小时后回来。她每小时只能选一堆吃 K根,吃不完藏枕头下。求最小吃速 K让她优雅吃完蕉。

场景翻译
当你妈出门时说「H 小时后回来」👩,而你要偷吃掉 N 堆香蕉 🍌…每堆数量随机!每小时只能选一堆吃 K 根(不够还得藏枕头下),求最小吃速 K避免被打 👋

解题思路拆解

1.为什么用二分

  • 吃速 K存在临界点:小于它吃不完(太淑女),大于它浪费(变饭桶)

  • 暴力枚举会超时 → 二分搜索完美匹配"找最小可行解"场景

    2.灵魂三问

  • 搜索区间:[1, 最大香蕉堆](吃速至少为 1,最大不超过最大堆)

  • 判断条件:当前吃速mid能否在H小时内吃完

  • 边界收缩:能吃完就压榨吃速(right=mid-1),吃不完就加速(left=mid+1

二分妙用

public int minEatingSpeed(int[] piles, int h) {
    int left = 1; // 吃速下限:淑女的矜持(至少1根/小时)
    int right = 0;
    for (int pile : piles) right = Math.max(right, pile); //  👉 最大堆即吃速上限

    // 🔥 二分奥义:在[1,最大堆]区间反复横跳测试,看看哪个速度能吃完香蕉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 mid=当前测试吃速
        if (canFinish(piles, mid, h)) {
            right = mid - 1; //  🙆♀️ 能吃完?再压榨下吃速!
        } else {
            left = mid + 1; //  🙅♂️ 吃不完?加速干饭!
        }
    }
    return left; // 返回最小吃速K
}

private boolean canFinish(int[] piles, int speed, int h) {
    int hoursNeeded = 0;
    for (int pile : piles) {
        // ✨ 骚操作:整数除法向上取整(pile+speed-1)相当于数学ceil()
        hoursNeeded += (pile + speed - 1) / speed;
        if (hoursNeeded > h) return false; //  ⌛ 超时警告
    }
    return true;
}

关键点

1.mid 是当前测试的吃香蕉速度

2.canEatAll 返回 true → 还能压榨更小 K!(收缩右边界)

3.搜索区间右边界初始化为 max(piles)而非固定值,更通用

关键技巧

K太小
K太大
K刚好
妈妈出门
测试吃速K
吃不完挨打
浪费香蕉被骂
优雅吃蕉保平安
增加K
减少K
成功

🌀 案例 2:旋转数组搜索(LeetCode 33)🎡

题目传送门

场景:数组 [0,1,2,4,5,6,7]旋转后变 [4,5,6,7,0,1,2],如何在旋转数组中搜 target

破局点旋转后必有一半有序!记住这个黄金定律

代码的艺术

public int search(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right = nums.length - 1;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if (nums[mid] == target) return mid; //   欧皇附体

        // 左半边有序情景 [4,5,6,7,...]
        if (nums[left] <= nums[mid]) {
            if (nums[left] <= target && target < nums[mid]) {
                right = mid - 1; //  👈 target在有序左半区
            } else {
                left = mid + 1; //  👉 目标在混乱右半区
            }
        }
        // 右半边有序情景 [...,0,1,2]
        else {
            if (nums[mid] < target && target <= nums[right]) {
                left = mid + 1; // 👉 target在有序右半区
            } else {
                right = mid - 1; // 👈 目标在混乱左半区
            }
        }
    }
    return -1; //  😭 非酋结局
}

精髓

  • 先判断哪半边有序 🔍
  • 再判断 target 是否在有序区间内

避坑指南

  • 比较时用<=而不是<,处理重复元素边界

  • 判断有序区间时,nums[left] <= nums[mid]中的=处理单元素情况

  • 乱中有序,二分永不为奴


💎 三、二分终极奥义:抽象建模大法 🌌

你以为二分只能搜数组?Noooo,格局打开!凡是能分成两段性的问题,皆可二分!

万能二分模板(背会秒杀 80%题)✍️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 // 防溢出
    if (condition(mid)) {
        right = mid - 1; // 向左侧探索
    } else {
        left = mid + 1; // 向右侧探索
    }
}
return left; // 魔法值:可能是解/插入位置

四大抽象场景总结 🧩

问题类型 二分对象 判断条件 典型案例
找具体值 数组索引 arr[mid] == target 经典二分查找 ✅
找最值解 答案值本身 是否满足极值条件 珂珂吃香蕉
分段函数求极值 函数参数 函数增减性变化点 寻找峰值(LeetCode 162)📈
隐式数学解 数学解空间 解的存在性 平方根(LeetCode 69)➗

🏁 四、课后作业大礼包 📚

1. 基础篇34. 在排序数组中查找元素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位置

题目

给定升序数组`nums`和目标值`target`,返回`target`的起始和终止位置,不存在则返回`[-1,-1]`  
示例:  
输入:`nums = [5,7,7,8,8,10], target = 8`  
输出:`[3,4]`

通关秘籍

  • 组合拳:findFirstEqual + findLastEqual 双剑合璧
  • 注意处理target不存在时的边界检查

2. 进阶篇162. 寻找峰值

烧脑点

  • 数组未经排序 → 利用相邻元素比较确定趋势
  • 关键代码:
if (nums[mid] < nums[mid + 1]) {
    left = mid + 1; //  📈 上升趋势,峰值在右
} else {
    right = mid; // 📉 下降趋势,峰值在左
}

3. 地狱篇410. 分割数组的最大值

终极奥义

while (left <= right) {
    int mid = (left + right) / 2;
    if (canSplit(nums, mid, m)) { // 判断是否能分成m段且每段和<=mid
        right = mid - 1; // 能分割,尝试更小的最大值
    } else {
        left = mid + 1; // 不能分割,增大最大值
    }
}
return left; // 最小化最大分段和

💡 多语言提示

  • Python:mid = (left + right) // 2(注意整数除法)。
  • C++:使用mid = left + (right - left) / 2防溢出。

灵魂画手

数组: [7,2,5,10,8]  m=2
最小最大和:18 →  [7,2,5] 和 [10,8]

本篇关键收获

  • 变形本质:普通二分找到即返回,变形需向特定方向收缩边界(左/右)。

  • 抽象心法:凡问题具两段性(如可行/不可行分界),皆可二分。

  • 必记技巧:防溢出中点计算、循环不变量维护。

无限大忠告:把代码复制到 IDE,开启调试模式观察边界变化

遇到 bug 时:

  1. 喝口水 ☕

  2. 画边界图 📊

  3. 默念"循环不变量"三遍 🧘

  4. 点这里看解法(别真点,自己思考!)

  5.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解题思路!

(未完待续:下一篇预告《二分的时空幻术——复杂度与优化篇》)🔥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