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 Redis 的原子操作(INCR, DECR)实现分布式计数器?

发布于:2025-07-31 ⋅ 阅读:(18) ⋅ 点赞:(0)

在分布式系统中,由于多个服务实例需要共享和修改同一个计数值,实现一个准确、高效的分布式计数器至关重要。Redis 凭借其内存存储的高性能和原子操作命令,成为实现这一功能的理想选择。

核心原理:Redis 的原子操作

Redis 的单线程命令处理模型确保了单个命令的执行是原子性的。 这意味着当一个命令正在执行时,不会被其他客户端的命令打断。对于计数器而言,INCRDECR 这两个命令是核心。

  • INCR key: 将存储在 key 的数字值增一。如果 key 不存在,那么 key 的值会先被初始化为 0,然后再执行 INCR 操作。
  • DECR key: 将 key 中储存的数字值减一。如果 key 不存在,其值同样会先被初始化为 0 再执行 DECR

这两个操作的原子性是实现分布式计数器的基石,它保证了即使在大量并发请求下,计数结果也是准确的,避免了“读取-修改-写入”模式中可能出现的竞态条件。

基本实现方法

实现一个基本的分布式计数器非常简单,只需要为你的计数器定义一个唯一的键(key),然后调用相应的原子命令即可。

使用场景示例:

  • 文章阅读量统计: 每当有用户阅读一篇文章,就对该文章的计数器执行 INCR
  • 在线用户数: 用户登录时执行 INCR,登出时执行 DECR
  • 库存管理: 用户下单时执行 DECR,取消订单或补货时执行 INCR
Python 代码示例 (使用 redis-py)
import redis

# 连接到 Redis
r = redis.Redis(host='localhost', port=6379, db=0, decode_responses=True)

def get_post_views(post_id: int) -> int:
    """获取文章的阅读量"""
    key = f"post:{post_id}:views"
    view_count = r.get(key)
    return int(view_count) if view_count else 0

def increment_post_views(post_id: int) -> int:
    """增加文章的阅读量"""
    key = f"post:{post_id}:views"
    # INCR 是原子操作,返回增加后的值
    return r.incr(key)

# --- 使用示例 ---
post_id = 123
print(f"文章 {post_id} 的初始阅读量: {get_post_views(post_id)}")

# 模拟10次并发的阅读请求
for _ in range(10):
    new_views = increment_post_views(post_id)
    print(f"阅读量已增加至: {new_views}")

print(f"文章 {post_id} 的最终阅读量: {get_post_views(post_id)}")
Java 代码示例 (使用 Jedis)
import redis.clients.jedis.Jedis;

public class DistributedCounter {

    private final Jedis jedis;

    public DistributedCounter(String host, int port) {
        this.jedis = new Jedis(host, port);
    }

    public long increment(String key) {
        // incr 是原子操作
        return jedis.incr(key);
    }

    public long decrement(String key) {
        // decr 是原子操作
        return jedis.decr(key);
    }

    public long getCount(String key) {
        String value = jedis.get(key);
        return value != null ? Long.parseLong(value) : 0;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istributedCounter counter = new DistributedCounter("localhost", 6379);
        String counterKey = "online_users";

        System.out.println("初始在线人数: " + counter.getCount(counterKey));

        // 模拟用户登录
        long user1_login = counter.increment(counterKey);
        System.out.println("用户1登录,当前在线人数: " + user1_login);

        long user2_login = counter.increment(counterKey);
        System.out.println("用户2登录,当前在线人数: " + user2_login);

        // 模拟用户登出
        long user1_logout = counter.decrement(counterKey);
        System.out.println("用户1登出,当前在线人数: " + user1_logout);

        System.out.println("最终在线人数: " + counter.getCount(counterKey));
    }
}

处理需要重置的计数器(例如每日计数)

在某些场景下,计数器需要定期重置,例如统计每日活跃用户或每日API调用次数。一种常见的错误做法是先 INCR,再用 EXPIRE 设置过期时间。这种方式存在竞态条件:如果在 INCR 执行后、EXPIRE 执行前,服务发生故障,这个键就会永久存在,导致计数器无法自动重置。

正确的做法是使用 Lua 脚本将 INCREXPIRE 捆绑成一个原子操作。

Lua 脚本示例
-- increment_with_ttl.lua
local key = KEYS[1]
local ttl = ARGV[1]

local count = redis.call("INCR", key)

-- 如果是第一次增加(即增加后的值为1),则设置过期时间
if count == 1 then
    redis.call("EXPIRE", key, ttl)
end

return count

在应用程序中,通过 EVAL 命令执行此脚本,可以确保增加计数和设置过期时间这两步操作的原子性。

复杂操作与事务

如果需要根据计数值执行更复杂的操作(例如,检查库存是否足够再减库存),简单的 DECR 可能不够用。虽然可以使用 WATCH, MULTI, EXEC 事务来解决,但这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 在这种情况下,使用 Lua 脚本通常是更简单、更高效的选择,因为它将整个逻辑封装在服务器端作为一个原子单元执行。

总结

利用 Redis 的 INCRDECR 原子操作是实现分布式计数器的标准且高效的方法。其核心优势在于 Redis 保证了单个命令的原子性,从而避免了分布式环境下的竞态条件。对于需要自动重置的计数器,强烈建议使用 Lua 脚本来确保操作的原子性,防止数据不一致。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