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赋值语句的一般格式为:变量=表达式,因此只有选项三正确。
解析:这里其实我没有看懂。python中的赋值并不是将一个值赋给一个变量的,而是通过引用传递的,在赋值时,不管这个对象是已创建的还是一个已经存在的,都是将这个对象的引用(并不是值)赋值给变量,赋值语句是没有返回值的。例如,表达式(x=10)+20是错误的。
解析:考察复合赋值语句。x@=e,则x=x@(e)。在本题中,2*(2+1)=6。选择选项四。
解析:本题考查多变量赋值。链式赋值:x=y=z=10,同步赋值:x,y,z=10,10,10。因此选择选项四。
解析:本题考查同步赋值的执行过程。同步赋值是有先后的,先把6赋给x,然后把x+1赋给y,x+2赋给z。但此时x的值不是6,而是原始值1。因此选择选项四。
解析同上题。
解析:使用语句"x,y=y,x"可以实现不需中间变量交换两个变量的值,由此可以看出Python的优雅、简洁。
解析:input()函数把输入的内容当作字符串,如果要输入数值数据,可以用类型转换函数将字符串转换为数值。
x=input()
12
x
'12'因此选择选项四。
解析:我也不知道为啥,但中间有逗号或者输入列表/元组都行。所以选项一不行。
解析:字符串的split方法:s.split([sep])。功能:以split为分隔符,将字符串s拆分成一个列表,默认的分隔符为空格。
解析:同上题,因此选择选项一。
解析:本题考查格式化输出。 输出项的格式控制。序号或键的右边可以跟一个冒号:和格式说明符。如果输入位数小于此宽度,默认右对齐,左边补空格,补足8位。{1:.3}表示第二个参数除小数点外的输出位数是3位。{1:.3f}表示浮点数的小数位保留三位。因此选择第三个选项。
解析:同上题。
解析:考察格式化输出,大括号及里面的字符将会被format中里的参数替换。从0开始,0表示第一个输出项,1表示第二个输出项,序号全部省略则按输出项的自然顺序输出。因此选择选项A。
以字符串输出,因此带引号。 此外同第12题,占7个字符的宽度,右对齐。
解析:用print()函数,其调用格式为:print([输出项1,输出项2,……,输出项n][,sep=分隔符][,end=结束符]}因此选择选项四。
sep表示输出时各输出项之间的分隔符(默认以空格为分隔),end表示结束符(默认以回车换行结束)因此选择选项三(不换行)
解析:注意对齐。
解析:同第1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