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L和NAT
ACL是什么
ACL:访问控制列表
访问控制列表(ACL):是一种基于数据包的过滤访问控制技术
ACL的概述
它可以根据设定的条件对接口上的数据包进行过滤,允许其通过或丢弃。访问控制列表被广泛地应用于路由器和三层交换机,借助于访问控制列表,可以有效地控制用户对网络的访问,从而最大程度地保障网络安全。
访问控制列表具有许多作用,如限制网络流量、提高网络性能;通信流量的控制,例如ACL可以限定或简化路由更新信息的长度,从而限制通过路由器某一网段的通信流量;提供网络安全访问的基本手段。
ACL的两种应用
1:应用在路由协议…匹配相应的路由条目
2:应用在接口…过滤数据包
3:NAT 。IPSEC VPN 。QOS。…匹配感兴趣的数据流
ACL的工作原理
当数据包从接口经过时,由于接口启用acl,此时路由器会对报文进行检查,然后做出相应的处理
ACL种类
2000-2999:基本ACL(依据依据数据包当中的源IP地址匹配数据)
3000-3999:高级ACL(依据数据包当中源、目的IP,源、目的端口、协议号匹配数据)
4000-4999:二层ACL,MAC、VLAN-id、802.1q
ACL访问控制列表的应用原则
基本ACL:尽量用在靠近目的的地点
高级ACL:尽量用在靠近源地的地点
ACL的匹配规则
1、一个接口的同一个方向,只能调用一个acl
2、一个acl里面可以有多个rule 规则,按照规则ID从小到大排序,从上往下依次执行
3、数据包一旦被某rule匹配,就不再继续向下匹配
4、用来做数据包访问控制时,默认隐含放过所有(华为设备)
ACL配置模型
1:配置每个设备信息
2:进入路由器,配置每个端口的网关
int g0/0/0
ip add 192.168.1.254 24
int g0/0/1
ip add 192.168.2.254 24
int g0/0/3
ip add 192.168.3.254 24
3:这里我们让设备1无法连接服务器1,需要在路由器的G1号口配置ACL协议
4:最后用服务器连接一下每个客户端,这里服务器1是无法连接客户端1的,只能给客户机2发送数据报文
注释:因为我们在路由器的G1号口设置了ACL表协议,让ip地址为192.168.1.1的设备无法通过
什么是NAT
NAT:网络地址转换
NAT是英文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的简写,中文意思为”网络地址转换“。它是一个IETF标准,允许一个整体单位机构以一个公用IP地址出现在互联网上。通俗讲就是把公司所有的电脑都能在一个公用IP地址下使用,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局部公用IP地址不足问题。
NAT的运行原理
如图:
nat数据包从内网到外网时,会转换源IP地址,由私网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
数据包从外网到内网时,会转换目的IP地址,由公网地址转换成私网地址
配置静态NAT模型
1:配置好PC机的信息,PC机在同一个网段
2:进入AR3,配置G0/0/0的网关
4:进入AR3,配置G0/0/1的地址信息以及NAT协议
这里我们将连接外网的接口设置成NAT,这样内部PC访问外网,通过G0/0/1口会被转换成共用的200.1.1.1 24 这个地址
5,设置成功后拿PC机Ping一下外网地址,就会是通的
动态NAT配置
过程为此过程,但一般我们用不到,所以就不做详细注解了,需要注意的是做之前要先关闭静态路由器才能正常运行
总结
NAT的两种模式
静态NAT:
通过将内网地址转换成公网地址进行连接外网
动态NAT:
通过建立公网地址池,然后在内网访问外网时,自动将内网IP转换成公网池里的地址进行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