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1.1信息系统与信息化
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就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信息的特征(只考过一次):1.客观性 2.普遍性 3.无限性 4动态性 5.相对性 6.依附性
7.变换性 8.传递性 9.层次性 10.系统性 11.转化性
信息的质量属性:1.精确性 2.完整性 3.可靠性 4.及时性 5.经济型 6.可验证性 7.安全性
信息系统的传输模型:信源、信宿、信道、编码器、译码器、噪声
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系统的特征(非特别重要):1、目的性 2、整体性 3.层次性 4、稳定性 5、突变型 6、自组织性
7、相似性 8、相关性 9、环境适应性
突出特征:1、开放性 2、脆弱性 3、健全性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就是输入数据,通过加工处理,产生信息的系统
信息系统可以是手工的,也可以是计算机化的
信息系统集成:采用现代管理理论(例如软件工程,项目管理)作为计划、设计、控制的方法论,将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等部件按照规划的架构和秩序,,邮寄的整合到一个有清晰边界的信息系统中,以达到既定系统目标。
信息化的基本概念
信息从“小”到“大”分为一下五个层次
(1)产品信息化
(2)企业信息化
(3)产业信息化
(4)国民经济信息化
(5)社会生活信息化
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1.信息化的主体:信息化的的主提是全社会成员包括政府、企业、事业、团体和个人
2.时域:他的时域是一个长期过程
3.空域:它的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社会的一切领域
4手段:它的手段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先进社会生产工具
5途径:它的途径是创建信息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关系以及社会上层建的改革
6目标:它的目标是使国建的综合国力、社会的文明素质和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面提升
国家级信息系统:
“两网”:是指政府内网和政府外网
“一站”:是指政府门户网站
“四库”:即建立人口、法人单位、空间地理和自然资源、宏观经济等四个基础数据库
“十二金”:略
信息化的六要素: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人才、信息化政府法规和标准规范
信息系统生命周期(重)
软件的生命周期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阶段。
小的方面(5):系统规划(可行性分析与项目开发计划)、系统分析(需求分析,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系统设计(概要设计,详细设计,提出系统的物理模型)、系统实施(编码,测试)、运行维护等阶段。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
定义:结构是指系统内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框架,也称生命周期法
组成:结构化分析、结构化设计、结构化的程序设计
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
特点:
(1)开发目标清晰化
(2)开发工作阶段化
(3)开发文档规范化
(4)设计方法结构化
适应场景:特别适合数据处理领域的问题
不适应场景:不是适应规模较大、比较复杂的系统开发
缺点:(1)开发周期长,(2)难以适应需求变化 (3)很少考虑数据结构
面向对象方法
oo方法:略 书p14
与结构化方法的联系:与结构化方法类似,oo方法也划分阶段,但其中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现三个阶段之间已经没有“缝隙”。也就是说三个阶段的界限变得不明确
oo方法的优点:
1、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
2、以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
缺点:
1、必须一定的oo技术支持
2、在大型项目开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3、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应用场景:一些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通常是讲结构化方法和oo方法结合起来,首先使用结构化方法进行自顶向下的整体划分,然后自低向下采用oo方法进行开发
原型化方法
定义:原型化大方法也称为原型法,他是一种根据用户初步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展示给用户,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红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方法。
原型的概念和分类
按是否实现功能来分:可分为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
水平原型也称为行为原型,用来探索语气系统得特定行为,并达到细化需求的目的。水平原型通常只是功能导航,并未真正实现功能。水平原型主要用在界面上;
垂直化原型也称为结构化原型,实现了一部分功能。垂直原型主要用在复杂算法的实现上。
原型法的开放过程:确定用户基本需求、设计系统初始模型、使用和评价模型、修改和完善模型、整理模型和提供文档
原型法的特点(不一定掌握):
1、原型法可是使系统开发周期缩短、成本和风险降低、速度加快,获得系统较高综合开发效益
2、原型法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用户参与程度大大提高,开发的系统符合用户的需求,因为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提高了系统的开发效率
3、用户参与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对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容易理解和接受用力与系统的移交,有利用系统的运行和维护
不足:1、开发的环境要求高 2、管理水平要求高
适应场景(重中重):1、是英语哪些需求不明确的系统开发 2、对分析层面难度大、技术层面难度不大的系统适合于原型法开发 3、对于技术层面的困难远大于其分析层面的系统,则不宜用原型法
面向服务的方法
产生背景:oo的应用构建在类和对象智商,随后发展起来的建模技术将相关对象按照业务功能进行分组,就形成了构件的概念
交互方式:对于夸构件的功能调用,则采用接口的形式暴露出阿里,进一步将接口的定义域实现进行解耦,则催生了服务和面服务的开发方方法
优点:1、提高系统的可复用性 2、信息资源共享 3、系统之间的互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