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速率、带宽、吞吐量
(1)速率
连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位数的速率。也称数据率、数据传输率或比特率
(2)带宽
在单位时间内从网络中的某一点到另一点所能通过的最高数据量,即网络设备所支持的最高速率
(3)吞吐量
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受网络带宽的限制
(4)速率、带宽、吞吐量的单位
单位 | 单位换算 |
---|---|
k b / s kb/s kb/s | 1 k b / s = 1 0 3 b / s 1kb/s=10^3b/s 1kb/s=103b/s |
M b / s Mb/s Mb/s | 1 M b / s = 1 0 3 k / s 1Mb/s=10^3k/s 1Mb/s=103k/s |
G b / s Gb/s Gb/s | 1 G b / s = 1 0 3 M / s 1Gb/s=10^3M/s 1Gb/s=103M/s |
T b / s Tb/s Tb/s | 1 T b / s = 1 0 3 G / s 1Tb/s=10^3G/s 1Tb/s=103G/s |
2.时延
数据从网络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也称延迟或迟延。单位是s
时延 = 传输(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排队时延 + 处理时延 时延=传输(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 时延=传输(发送)时延+传播时延+排队时延+处理时延
时延组成部分 | 描述 | 公式 |
---|---|---|
传输(发送)时延 | 从发送数据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时间 | 传输时延 = 数据长度 / 信道带宽 传输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 传输时延=数据长度/信道带宽 |
传播时延 | 电磁波在链路上传播的时间 |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
排队时延 | 等待输入/出链路可用所需要的等待时间 | 无 |
处理时延 | 检错和找发送目标等所需时间 | 无 |
3.时延带宽积
时延带宽积又称为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某段链路现在有多少比特”。单位bit
时延带宽积 = 传播时延 ∗ 带宽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4.往返时延RTT
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接收方的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
往返时延 R T T = 传播时延 ∗ 2 + 接收方处理时间 往返时延RTT=传播时延*2+接收方处理时间 往返时延RTT=传播时延∗2+接收方处理时间
5.利用率
(1)信道利用率
信道利用率 =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有数据通过的时间 + 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有数据通过的时间+无数据通过的时间)
(2)网络利用率
网络利用率 = 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 网络利用率=信道利用率加权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