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词知识库系统 【总结分享】

发布于:2025-08-03 ⋅ 阅读:(16) ⋅ 点赞:(0)

项目链接:http://www.promptsystemsyc.asia:3000/
github链接:http://github.com/syc7033/prompt_collect_sys

一、引言

在过去两周中,我参与了AI提示词知识库系统的开发与迭代。这个项目不仅是一次技术实践,更是我与AI编程助手深度协作的探索之旅。今天,我想分享这个系统从1.0到2.0版本的演进历程,特别是如何有效地利用AI工具提升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项目背景与演进

随着大型语言模型(LLM)如GPT系列、Claude、文心一言等在企业内部的广泛应用,我们团队积累了大量高质量的提示词(Prompts)。为解决知识孤岛问题,我们开发了AI提示词知识库系统,并在实践中不断迭代升级。

三、市面上好用的AI大模型分析

OpenAI的GPT系列

1.GPT-4omini

2.GPT-4o

3.GPT-4.5

4.GPT-4.1

  • 优势:推理能力强,上下文理解深入,API生态完善
  • 适用场景:复杂问题解答、编程辅助、创意写作、内容生成

Anthropic的Claude系列

1.Claude 3.5 Sonnet

2.Claude 3.7 Sonnet(thinking)

  • 优势:长上下文支持(最多可达100K tokens),安全性高,指令遵循能力强
  • 适用场景:长文档分析、学术研究、安全敏感场景

Google的Gemini系列

  • 优势:超长上下文理解,多模态能力强,与Google生态集成
  • 适用场景:大规模文档处理、多语言应用、搜索增强应用

百度文心一言

  • 优势:中文语境理解深入,与百度生态集成,知识库丰富
  • 适用场景:中文内容创作、本地化应用、垂直领域应用

阿里通义千问

  • 优势:行业知识丰富,电商场景优化,多模态能力
  • 适用场景:商业分析、电商应用、行业研究

讯飞星火

  • 优势:语音识别和合成能力强,中文理解准确
  • 适用场景:语音交互应用、教育场景、客服系统

四、1.0版本核心功能

  • 提示词的创建、编辑、分类和标签管理

  • 版本控制与历史记录

  • 基础搜索功能

五、2.0版本新增功能

  • 用户评分与评论系统

  • 使用频率统计与热门排行

  • 多AI平台一键应用(支持ChatGPT、Claude、文心一言、通义千问等)

  • 个性化分页展示与UI优化

  • 分类体系与导航优化

2.0版本新增功能详解

1. 用户评分与评论系统

我们实现了完整的评分与评论功能:

  • 星级评分(1-5星)
  • 文字评论与回复
  • 评论有用度投票
  • 评分统计与可视化展示

这一功能帮助用户快速识别高质量提示词,也为创作者提供了宝贵反馈。

2. 使用频率统计与分析

系统现在能够全面记录用户对提示词的各种使用行为:

  • 查看、复制、应用、Fork等操作统计
  • 热门提示词排行榜(日榜、周榜、月榜)
  • 使用趋势图表分析
  • 个人使用历史记录

这些数据不仅帮助用户发现有价值的提示词,也为系统运营提供了决策依据。

3. 多AI平台一键应用

新版本支持将提示词一键应用到多个主流AI平台:

  • ChatGPT(OpenAI)
  • Claude(Anthropic)
  • 文心一言(百度)
  • 通义千问(阿里)
  • Google Gemini

系统会记住用户的平台偏好,并提供地区限制平台的替代访问方式。

4. UI/UX全面优化

我们对整个系统进行了UI/UX优化:

  • 提示词卡片重新设计,更加简洁美观
  • 首页布局优化,突出热门内容和个人收藏
  • 响应式设计,适配桌面和移动设备
  • 交互细节优化,如按钮反馈、加载状态等

技术栈升级

我们在保持原有技术栈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优化:

  • 前端:Next.js、Ant Design、TypeScript
  • 后端:FastAPI、SQLAlchemy、PostgreSQL
  • 新增组件:
    • 优化的全文搜索功能(基于PostgreSQL TSVector)
    • 响应式UI设计,适配多种设备

六、与AI协作的实战案例

案例一:windsurf中的全局rules中都该有哪些文档

下面是windsurf下,使用Claude 3.7 Sonnect下给的回答:

作为一个从0到1开发完整项目的开发者,在Windsurf这类AI编程工具中设置合适的全局rules文档非常重要。以下是我建议包含的核心文档及其理由:

项目需求文档 (PRD)

理由:

  • 明确项目的目标、功能范围和用户需求
  • 为AI提供清晰的业务背景,使其能够理解开发意图
  • 帮助AI生成符合实际需求的代码,而不是通用模板

需求文档可以进行拆分,采用分治法的思想

1.需求拆分:需求差分,让AI生成更加精准的PRD文档,更详细的去生成功能描述

2.功能拆分:单个需求拆解成多个模块

3.模块拆分:单个模块拆解成多个函数,遵循单个任务的原则,减少耦合

4.页面差分:对于前端而言,可以做一次前端内部的【前后端分离】即数据处理逻辑和页面渲染部分进行拆分

需求 => 功能 => 模块 => 函数

技术架构文档

理由:

  • 定义项目的技术栈选择(前端框架、后端语言、数据库等)
  • 确保AI生成的代码符合预设的技术标准
  • 避免AI在不同模块间使用不兼容的技术方案
代码规范文档

理由:

  • 统一代码风格(命名规范、缩进、注释要求等)
  • 确保项目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
  • 减少后期重构的工作量
数据模型设计文档

理由:

  • 明确定义数据结构、关系和约束
  • 帮助AI理解业务实体间的关联
  • 确保数据库设计符合业务需求
API接口规范文档

理由:

  • 定义前后端交互的接口格式、参数和返回值
  • 确保前后端开发的一致性
  • 减少集成测试阶段的问题
开发流程文档

理由:

  • 明确开发步骤和优先级
  • 帮助AI理解当前处于哪个开发阶段
  • 确保按照合理顺序构建功能(如先搭建基础架构,再开发核心功能)
用户界面设计文档

理由:

  • 提供UI/UX设计指南和原型图
  • 帮助AI生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前端代码
  • 确保最终产品的用户体验一致性
测试策略文档

理由:

  • 定义测试方法和覆盖范围
  • 指导AI生成可测试的代码和测试用例
  • 确保产品质量和稳定性
部署和运维文档

理由:

  • 明确部署环境和配置要求
  • 指导AI生成适合特定环境的配置文件
  • 确保项目能够顺利部署和运行
项目词汇表/术语表

理由:

  • 统一项目中使用的专业术语和命名
  • 帮助AI理解特定领域的概念
  • 确保代码中的命名与业务语言一致
实施建议
  1. 循序渐进:不必一开始就准备所有文档,可以先从PRD和技术架构开始,随着项目进展逐步完善其他文档
  2. 保持更新:随着项目发展,定期更新文档以反映最新的需求和设计决策
  3. 具体胜于抽象:提供具体的例子和模板,而不是抽象的原则
  4. 重视反馈:根据与AI交互的效果,不断调整文档内容和表达方式

通过在Windsurf中设置这些全局rules文档,我们能够更有效地引导AI生成符合项目需求的高质量代码,大大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案例二:排查一个登录重定向的问题

技巧

版本1:描述问题,你可以在关键的位置打印一些日志,然后我会提供给你这些日志供你分析。

版本2:描述问题,你可以在关键的位置打印一些日志,然后我会提供给你这些日志供你分析。打印的日志需要告诉我日志的前缀。

版本3:描述问题,你可以在关键的位置打印一些日志,然后我会提供给你这些日志供你分析。打印的日志需要告诉我日志的前缀。请专注于日志的打印,不要去修改我的业务逻辑代码。

案例三:后端API写好后,一定要测试后,再写前端

可以让AI帮你写一些自动化测试的脚本,

七、未来规划

基于2.0版本的成功,我们计划在3.0版本中实现:

  1. 左侧导航栏和右侧信息面板:优化屏幕空间利用,提供更多功能入口
  2. AI辅助提示词创作:利用大模型帮助用户创建和优化提示词
  3. 协作编辑功能:支持多人协作创建和编辑提示词
  4. 个性化推荐系统:基于用户历史行为推荐相关提示词
  5. 企业级权限管理:更精细的权限控制和团队管理功能

八、心得

  1. 大模型 + AI编程助手一起使用
    1. 先让大模型(如GPT等)帮你生成PRD文档、项目架构、技术选型等内容。
    2. 将PRD、项目架构等关键文档放入全局rules,并设置为always on,确保AI随时参考。
  2. 代码高内聚低耦合原则
    1. 时刻提醒AI:要做到高内聚、低耦合,模块之间不要有不必要的依赖关系。可以将这一原则写入全局rules,作为开发底线。
    2. 需求拆分 => 功能拆分 => 模块拆分 => 页面拆分
  3. 日志调试与问题定位
    1. 当项目出错时,可以让AI协助你在关键位置打印日志。
    2. 明确要求AI只专注于日志打印,不要在添加日志的同时随意修改业务逻辑代码。
    3. 示例指令:“某某位置有异常,请你只在关键点打印日志,日志内容我会反馈给你分析,暂时不要修改其他代码。”
  4. AI建议的反馈方式
    1. 对AI的建议要有充分的肯定和否定,及时给出明确反馈。
      • 肯定示例:“不错!功能已经实现了,现在我们来迭代一个新功能。”
      • 否定示例:“不对!某某位置有错误,请只添加日志,暂时不要修改其他业务逻辑。”
  5. 开发流程建议
    1. 写代码前,先让AI说清楚开发流程和思路,确保方案可行、步骤明确。
    2. 推荐流程:
      • 后端开发优先
        1. 先设计和实现数据模型、API接口、数据库迁移等核心逻辑。
      • 脚本测试后端API
        1. 编写脚本或Postman等工具测试API,确保接口可用。
      • 前端开发
        1. 实现前端页面和交互,联调API。
      • 前后端联调与优化
        1. 联调整体流程,优化用户体验和性能。
      • 迭代增强
        1. 根据反馈继续优化和扩展功能。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