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数据简介
《安徽建设统计年鉴》是一部全方位反映安徽省建设事业发展变迁的重要统计资料著作。该书系统收集并精心整理了 2006 年度安徽省城乡建设领域的核心统计数据,涵盖城乡建设固定资产投资、建筑业发展态势、城镇建设推进情况等多个关键方面,为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以及社会公众深入了解安徽建设事业年度发展格局提供了扎实、全面的信息支撑。
本统计年鉴的编制,是以安徽省建设系统 2006 年度统计年报为核心基础,通过对年报数据进行严谨校验、专业整合与系统汇编后最终形成的。整套年鉴围绕安徽建设事业的核心领域,共设置七个重点板块,具体包括:(一)城市建设板块,主要呈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等方面的发展情况;(二)县城建设板块,聚焦县域层面城镇化进程与建设发展的特色与成果;(三)村镇建设板块,展现乡村与集镇在建设推进中的整体态势与局部亮点;(四)等级以上建筑业板块,深入剖析具有一定规模和资质的建筑行业在生产、经营等方面的发展实况;(五)住房公积金板块,反映住房保障领域中公积金的管理、运用及惠及民生的情况;(六)房地产业板块,涵盖房地产开发、交易、市场运行等全产业链的发展数据与趋势;(七)勘察设计板块,体现工程勘察与设计行业的技术服务能力、创新成果及行业发展水平。
在统计指标的核算规则上,本年鉴中所有总量指标的计算均采用 2006 年的当年价格。采用当年价格进行核算,能够更精准、直接地反映出 2006 年安徽建设领域各项经济活动的实际价值规模与发展水平,为基于年度维度的数据分析与研究提供了符合实际的价格基准。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部分统计数据在汇总过程中,涉及不同统计单位的范围取舍以及统计口径的细微差异,年鉴中部分数据的合计数或相对数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计算误差。对于这类误差,我们并未进行机械性的强制调整,目的是最大程度保留原始统计信息的客观性与真实性。在此也建议数据使用者在运用相关数据时,结合具体的统计背景与口径进行分析,以确保数据运用的准确性。
另外,为帮助读者更准确地理解和使用年鉴中的数据,现将表格内符号的使用规则说明如下:符号 “…” 表示对应数据的数值过小,不足本表所设定的最小统计位数;“空格” 代表该项统计数据暂时缺乏详细信息,或者客观上不存在该项统计数据;“#” 用于标识表格中的 “其中项”,提示读者该数据是相关总项中的一个细分组成部分。
02、数据详情
数据名称:《安徽建设统计年鉴》(2002-2007)(2004、2006缺失)
数据年份:2002-2007(2004、2006缺失)
03、数据截图
04、获取方式
(获取方式看绑定的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