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采与反腐双重压力下,医药销售的破局之道:从资源依赖到价值重构

发布于:2025-09-03 ⋅ 阅读:(20) ⋅ 点赞:(0)

在医药行业进入集采常态化与反腐纵深推进的新阶段,“资源匮乏”“拜访受阻” 成为萦绕在众多医药销售人员心头的难题。当传统的资金投入、学术活动等资源型打法逐渐失效,行业正面临一场从 “资源驱动” 到 “价值驱动” 的深刻变革。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那些曾在市场中创造过亮眼成绩的从业者,用亲身经历揭示了医药销售的核心逻辑 —— 真正的竞争力,从不依附于外部资源的多寡,而在于对客户需求的深度洞察、个人专业能力的持续深耕,以及对行业本质的坚守。

回溯医药销售的黄金时代,资源投入曾是打开市场的 “金钥匙”。某从业者回忆,2017-2019 年担任某地市场负责人期间,从接手时 2000 万的销售额,到 2019 年突破 1.4 亿,彼时行业依托学术活动、客情维护等资源投入,叠加市场红利,实现规模增长并非难事。同期,部分企业单产品全国销售额可达 50 亿级别,资源驱动的效应可见一斑。但随着集采政策的全面落地,企业纷纷进入 “降本增效” 周期,高额资源投入成为过去式;医药反腐的推进,更让传统客情维护的边界愈发清晰,“带资源拜访” 的模式逐渐失灵。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当外部资源收紧,许多销售人员陷入 “无资源则无业绩” 的认知困境。但事实上,“资源” 的定义从未局限于资金与活动支持。在一次医院拜访中,某从业者与 18 年未见的采购重逢, 这位即将退休的采购,仍清晰记得当年合作的细节。这份跨越近二十年的信任,并非源于物质馈赠,而是源于长期合作中建立的专业形象与人格认可。正如行业资深人士所言:“销售人员自身,才是最核心的资源。” 有效的拜访从不依赖 “刷脸” 式的寒暄,而是通过高效沟通传递价值:了解客户在临床诊疗中的痛点,结合产品特性提供解决方案;记住客户的个人偏好,用定制化的关怀传递真诚。曾有销售人员发现专家喜欢用无盖茶壶喝茶,便精心挑选宜兴紫砂壶,并附上专业保养知识,最终凭借这份 “情绪价值” 赢得客户认可,推动产品销量大幅增长。这种基于尊重与理解的互动,远比高额投入更能建立持久的客情关系。

在资源受限的当下,专业化能力成为医药销售的 “破局关键”,而科室会与 PPT 演讲,则是检验专业化水平的重要场景。某医院曾组织十家企业进行新药入院宣讲,某厂家代表因 PPT 内容冗长(十分钟演讲准备超量幻灯片)、表达生硬(90% 内容照本宣科),被药剂科主任直接 “请出” 会场;反观成功案例,优秀的销售人员会将科室会时长控制在 10-15 分钟,PPT 精简至 12-15 张,聚焦 2-3 个产品核心优势,结合临床需求精准传递信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更重要的是,科室会的价值不仅在于 “传递信息”,更在于 “建立专业信任”—— 当医生在科室会上听到产品的临床数据、与同类药物的差异,以及针对特定患者群体的使用建议时,会更愿意在诊疗中尝试推荐。就像可口可乐即便家喻户晓,仍持续投入广告维持品牌认知,医药产品同样需要通过常态化的专业沟通,让医生保持对产品的清晰认知。

然而,部分销售人员对科室会存在认知偏差:要么认为 “开不起来”,抱怨客户没时间、不配合;要么觉得 “开了也没用”,流于形式摆拍。实则不然,科室会的效果取决于 “前期准备” 与 “现场执行” 的双重把控。前期需充分调研科室需求,比如针对急诊科医生,重点强调产品的起效速度;针对老年科医生,突出药物的安全性与耐受性。现场则要注重互动设计,用提问引发医生思考,用真实病例增强说服力。

某从业者负责的集采产品,曾因资源匮乏陷入增长困境,团队通过在 80 多家医院开展常态化科室会,半年内实现 30% 的同比增长,远超 15% 的指标要求。这一案例证明,即便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专业化的科室会仍能成为业绩增长的 “杠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行业本质来看,医药销售的核心始终是 “连接产品与患者”—— 通过医生将合适的产品推荐给有需要的患者。无论市场环境如何变化,医生的核心诉求从未改变:为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药物。因此,销售人员的终极目标,是帮助医生更好地认识产品价值,而非单纯追求销量。集采政策下,某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有 14 家企业竞争,某团队没有陷入 “价格战”,而是通过专业拜访向医生传递产品的剂型优势(如长效针剂减少患者漏服风险),最终在激烈竞争中占据市场份额。这提示我们,当行业告别 “资源内卷”,回归 “专业价值”,才能找到可持续的发展路径。

医药行业的变革,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它倒逼销售人员从 “资源依赖者” 转型为 “价值创造者”—— 不再纠结于 “有没有资源”,而是思考 “如何用现有资源创造价值”;不再追求 “短期销量冲刺”,而是深耕 “长期专业信任”。正如从业 20 年的资深人士所言:“行业的本质是专业与责任,只要坚守这两点,无论环境如何变化,都能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 未来,医药销售的竞争,将是 “专业能力” 与 “人文关怀” 的竞争,是 “价值传递” 与 “信任构建” 的竞争。唯有顺应趋势,重构自身竞争力,才能在行业变革中实现可持续发展。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