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多态
生活中的多态:同一种事物,由于条件的不同,产生的结果也不同。
多态:同一个引用类型,使用不同的实例而执行不同的操作。
1.1 认识多态
1、多态的通常含义是指能够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或者形态;
2、在程序设计中,多态意味着一个特定类型的变量可以引用不同类型的对象,并且自动的调用引用的对象的方法,也就是说,根据不同的引用的对象的类型,执行不同的操作;
3、方法重写是实现多态的基础;
4、多态意味着在一次方法调用中根据包含的对象的实际类型(即实际的子类对象)来决定应该调用哪个方法,而不是由用来存储对象引用的变量的类型决定的。
当调用一个方法时,为了实现多态的操作,这个方法既是在父类中声明过的,也必须是在子类中重写过的方法。
1.2 向上转型
什么是向上转型:子类向父类的转换称为向上转型,即:父类的引用对象指向子类对象,是自动类型转换
语法格式:父类名 父类对象=new 子类型();
注:
此时通过父类引用变量调用的方法是子类覆盖或继承了父类的方法,并不是父类的方法;
此时通过父类引用变量无法调用子类特有的方法。
1.3 向下转型
概念:将一个指向子类对象的父类引用赋给一个子类的引用,即将父类类型转换为子类类型,是强制类型转换。
语法格式:子类型 引用变量名=(子类型)父类引用变量;
1.4 instanceof运算符
1、在向下转型的过程中,如果不是转换为真实子类类型,会出现类型转换异常(ClassCastException)。
2、在Java中提供了instanceof运算符类进行类型的判断。
3、使用instanceof时,对象的类型必须和instanceof后面的参数所指定的类有继承关系,否则会出现编译错误。
4、instanceof通常和强制类型转换结合使用。
1.5 多态的优势
->可替换性:多态对已存在的代码具有可替换性。
-->可扩充性:多态对代码具有可扩充性。增加新的子类不影响已存在类的多态性、继承性,以及其他特征的运行和操作。实际上新加子类更容易获得多态功能。
-->接口性:多态是父类向子类提供了一个共同接口,由子类来具体实现。
-->灵活性:多态在应用中体现了灵活多样的操作,提高了使用效率。
-->简化性:多态简化了应用软件的代码编写和修改过程,尤其在处理大量对象的运算和操作时,这个特点尤为突出和重要。
2.抽象方法和抽象类
2.1 抽象方法
在Java中,当一个类的方法被abstract关键字修饰时,这个方法称之为抽象方法。
语法格式:访问修饰符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访问修饰符,参数列表根据需要可写可不写。
特点:
1.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
2.抽象方法所在的类必须定义为抽象类;
3.抽象方法在子类中必须要重写,如果这个子类不重写这个抽象方法,则这个子类要定义为抽象类。
注:
private关键字不能用来修饰抽象方法;
abstract修饰符不能和final修饰符一起使用。
2.2 抽象类
在Java中,当一个类被abstract关键字修饰时,该类称之为抽象类。
语法格式:abstract class 类名{
代码
}
说明:
抽象类需要用修饰符abstract修饰,普通类不需要。
1.普通类可以实例化,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
2.抽象类中可以有抽象方法也可以没有抽象方法,可以有普通方法也可以没有普通方法。
3.抽象类中可以包含普通类包含的一切成员。
当一个类实例化没有意义时,就可以把这个类定义为抽象类。
3.多态的举例说明
需求:使用多态实现主人领养动物并带动物看病的功能,狗有特有的吃方法,企鹅有特有的游泳方法。
1.编写父类
//编写父类
public class Animal {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health;
private int love;
public Animal() {
}
public Animal(String name, int health, int love) {
this.name = name;
this.health = health;
this.love = love;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int getHealth() {
return health;
}
public void setHealth(int health) {
this.health = health;
}
public int getLove() {
return love;
}
public void setLove(int love) {
this.love = love;
}
public void toHospital(){
System.out.println("去看病");
}
}
2.编写子类
//编写子类Dog,通过关键字extends继承父类Animal
public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 声明品种属性,这个属性是Dog类特有的
private String strain;
public Dog() {
super();// 表示调用父类Animal类的无参构造方法
}
public Dog(String name, int health, int love, String strain) {
super(name, health, love);// 表示调用父类Animal类中的有参构造方法
this.strain = strain;
}
public String getStrain() {
return strain;
}
public void setStrain(String strain) {
this.strain = strain;
}
//Dog类重写的toHospital()看病方法
public void toHospital() {
System.out.println("打针");
this.setHealth(80);
}
//Dog类特有的eat()方法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狗喜欢吃骨头");
}
}
//编写子类Penguin类,继承父类Animal类
public class Penguin extends Animal {
// Penguin类特有属性
private String sex;
// 无参构造方法
public Penguin() {
super();
}
// 有参构造方法
public Penguin(String name, int health, int love, String sex) {
super(name, health, love);
this.sex = sex;
}
//sex读写方法
public String getSex() {
return sex;
}
public void setSex(String sex) {
this.sex = sex;
}
@Override
//Penguin类重写的toHospital()看病方法
public void toHospital() {
System.out.println("打针,吃药");
this.setHealth(90);
}
//Penguin类特有的swimming()方法
public void swimming(){
System.out.println("企鹅会仰泳");
}
}
3.编写主人类,定义看病方法
//编写主人类,在这个类中定义看病方法
public class Master {
//定义看病方法
public void cure(Animal animal){
//如果animal的健康值低于60,就去看病
if(animal.getHealth()<60){
animal.toHospital();
}
}
}
4.进行测试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主人类对象
Master master = new Master();
// 向上转型:父类引用指向子类的实例(对象),即子类向上转型了
// 父类引用animal指向子类Dog类对象
Animal animal = new Dog("富贵", 30, 98, "金毛");
System.out.println("看病前健康值:" + animal.getHealth());
// 调用看病方法,此时的animal指向Dog类,进而调用Dog类的看病方法toHospital()方法
master.cure(animal);
System.out.println("看病后健康值:" + animal.getHealth());
// 但是父类引用不能调用子类的特有方法和属性
// animal.eat();
// animal.getStrain();
// 向下转型:子类的引用(对象名)指向父类引用(对象名),即父类向下转型,需要强制类型转换
Dog dog = (Dog) animal;
dog.eat();// 调用Dog类的特有方法eat()方法
System.out.println("狗的品种:" + dog.getStrain());
System.out.println("----------------");
//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Penguin类对象
animal = new Penguin("qq", 40, 99, "公");
System.out.println("看病前健康值:" + animal.getHealth());
// 调用看病方法,此时的animal指向Penguin类,进而调用Penguin类的看病方法toHospital()方法
master.cure(animal);
System.out.println("看病后健康值:" + animal.getHealth());
//下面两行代码在编写时不会报错,但是运行会报错,因为此时的父类引用指向的是子类Penguin类对象,向下转型时却没有转换成其指向的子类
/*Dog dog1=(Dog)animal;//ClassCastException类型转换异常,父类引用没有转换成其指向的子类
dog1.eat();*/
/*由此可见:
* 在向下转型的时候,有可能转换错误,没有转换成其指向的子类,这时候会报ClassCastException异常
* 我们可以在转型之前使用instanceof关键字进行判断父类引用指向了哪个子类对象
*/
if(animal instanceof Dog){
Dog dog1=(Dog)animal;
dog1.eat();
}else if(animal instanceof Penguin){
Penguin pe1=(Penguin)animal;
pe1.swimming();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