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 线程概念和多线程模型

发布于:2022-12-29 ⋅ 阅读:(729) ⋅ 点赞:(0)

目录

知识总览

1、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

2、引入线程机制后,有什么变化?

(1)资源分配、调度

(2)并发性

(3)系统开销

3、线程的属性

4、线程的实现方式

(1)用户级线程(ULT) 

(2)内核级线程(KLT)

5、多线程模型

(1)多对一模型

(2)一对一模型

(3)多对多模型

回顾


知识总览


 

1、什么是线程,为什么要引入线程?

有的进程可能需要“同时”做很多事,而传统的进程只能串行地执行一系列程序。为此,引入了“线程”,来增加并发度。

 

引入线程后,线程成为了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位,可理解为“轻量级进程”。

线程是一个基本的CPU执行单位,也是程序执行流的最小单位

引入线程之后,不仅是进程之间可以并发,进程内的各线程之间也可以并发,从而进一步提升了系统的并发度,使得一个进程内也可以并发处理各种任务(如QQ内聊天、视频、传文件)

引入线程后,进程只作为除CPU之外的系统资源的分配单元(如打印机、内存地址空间等都是分配给进程的)。

2、引入线程机制后,有什么变化?

引入线程机制后,主要有以下三点变化:

(1)资源分配、调度

(2)并发性

(3)系统开销

具体如下:

3、线程的属性

 

4、线程的实现方式

(1)用户级线程(ULT) 

(2)内核级线程(KLT)

 在同时支持两种线程的系统中,可二者组合使用,将n个用户级线程映射到m个内核级线程上(n>=m)。如下:

重点:操作系统只“看得见”内核级线程,因此只有内核级线程才是处理机分配的单位

5、多线程模型

在同时支持用户级线程和内核级线程的系统中,由几个用户级线程映射到几个内核级线程的问题引出了“多线程模型”问题。

(1)多对一模型

 

(2)一对一模型

 

(3)多对多模型


 

回顾

   参考:
《王道计算机考研 操作系统》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0156862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