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目标
熟悉Packet Tracer工作界面,能够搭建局域网网络拓扑,模拟数据传输。
2. 实验设备
本次实验需要在软件Cisco Packet Tracer(思科)中进行实验,一台“2960”交换机,四个PC主机,四条自动连线。
3. 实验步骤
<补充:Packet Tracer软件使用方法>
软件安装完成后,启动软件,打开界面如图所示。
-
各区域功能作用如下所示:
Packet Tracer软件界面布局
编号 | 区域名称 | 主要功能 |
---|---|---|
1 | 菜单栏 | 此栏中有文件、选项和帮助按钮,在此可以找到一些基本的命令如打开、保存、打印和选项设置,还可以访问活动向导。 |
2 | 主工具栏 | 此栏提供了文件按钮中命令的快捷方式,可以点击右边的网络信息按钮,为当前网络添加说明信息。 |
3 | 常用工具栏 | 此栏提供了常用的工作区工具包括:选择、整体移动、备注、删除、查看、添加简单数据包和添加复杂数据包等 |
4 | 逻辑/物理工作区转换栏 | 可以通过此栏中的按钮完成逻辑工作区和物理工作区之间转换 |
5 | 工作区 | 此区域中可以创建网络拓扑,监视模拟过程查看各种信息和统计数据 |
6 | 设备类型库 | 包含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HUB、无线设备、连线、终端设备等 |
7 | 特定设备库 | 包含不同设备类型中不同型号的设备,它随着设备类型库的选择级联显示 |
8 | 用户数据包窗口 | 管理用户添加的数据包,并查看数据通信状态 |
9 | 实时/模拟转换栏 | 通过此栏中的按钮完成实时模式和模拟模式之间转换 |
接下来我们通过搭建一个简单的局域网来体验Packet Tracer的使用方法。
步骤1:创建网络拓扑图
首先我们在设备类型库中选择交换机,特定设备库中单击“2960”交换机,然后在工作区中单击一下就可以把交换机添加到工作区中了。选择“终端设备(End Devices)”库,用同样的方式再添加4台主机。注意我们可以按住Ctrl键再单击相应设备以连续添加设备。
接下来选取合适的线型将设备连接起来。我们可以根据设备间的不同接口选择特定的线型来连接,如果只是想快速的建立网络拓扑而不考虑线型选择时可以选择自动连线,“特定设备库”中第一个闪电形状的图标。
步骤2:为每个主机配置IP地址(192.168.1.1 - 192.168.1.4)
在选取线路后,分别点击主机和交换机可实现设备的连接,双击每一台计算机,在弹出的窗口中双击“Desktop”菜单下的“IP Configuration”选项。
<注意:同一局域网下的IP地址具有唯一性,所以IP地址一定不能重了>
为每台主机的“IP Address”栏分别填写192.168.1.1-192.168.1.4中的地址,然后点击“Subnet Mask”对话框可自动补齐相应数值,这样主机就配置完成了。
步骤3:使用ping命令检查每一台主机之间是否能ping通
测试任意两台主机之间是否连通。点击任意一台主机,打开Desktop中的Command Prompt窗口。
在打开的页面中输入 ping 192.168.1.2(这里的ip地址为其他三台主机中的任意一个),如显示以下结果,证明可以ping通。
步骤4:测试主机之间是否能成功发送文件
接下来,回到主窗口中,点击“常用工具栏”中的“Add Simple PDU”按钮分别点击两台主机,这相当于从一台主机发送了一个数据包到另一台主机的过程。
在发送完成后会在“用户数据包窗口”看到发送成功的信息,如下图所示。
通信成功会返回:Successful ; 不成功则会返回Failed .
4. 总结、思考
通过本次实验,能够熟练地使用Cisco Packet Tracer(思科)这一软件,能够搭建局域网网络拓扑,模拟数据传输,进行简单局域网组网实验,了解了局域网的特点,熟悉交换机、PC主机等网络设备的使用与基本配置,掌握网络连通性测试方法。
我是viking151,一个爱分享知识的小白~
感谢你的收看,如有错误欢迎指正~ 886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