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人工智能的期望有多高?

发布于:2023-09-22 ⋅ 阅读:(74) ⋅ 点赞:(0)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人工智能(AI)的出现无疑是历史性的。十年前,当贝尔实验室首席科学家约翰·麦卡锡( )提出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时,对它的定义也还非常模糊。当时的人工智能研究领域还没有形成共识,因此他并不敢将其称作“机器学习”或“计算机智能”。直到两年后,另一位美国计算机科学家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吴恩达( )开创性地提出“机器学习”的概念并开始深入研究它时,才正式开始界定人工智能的研究方向。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每个人对人工智能的认识都不同。但无论我们认为自己了解多少人工智能,我们都无法想象没有它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子。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在过去被称为“智力产品”的各种机器,逐渐被计算机取代,我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人工智能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支配着我们的一切。

那么,你对人工智能有什么期望呢?或者,换一个问法,如果你是一名拥有深厚兴趣和专长的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你期待自己能够做些什么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帮助更多的人受益?请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吧。

2.基本概念术语说明

2.1 概念

“人工智能”这一概念,既可以泛指计算机系统中具有智能的功能,也可以指特定领域的智能计算方法和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的定义愈加清晰,甚至可以分成几个子类:

  1.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机器学习是指让计算机自主学习、改善性能的一种能力,可以自动获取数据、分析规律、识别模式和解决问题。
  2. 认知计算(Cognitive Computing):认知计算关注于研究脑力模型如何驱动及改变人类的行为。
  3. 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计算机视觉通过计算机模拟人眼的视觉系统,可以理解、识别和分析图像、视频和三维物体,从而实现信息检索、图像识别、虚拟现实等应用。
  4.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自然语言处理旨在使计算机理解、生成、处理和运用自然语言,包括人类用语、文本、音频和视频等。
  5. 生物信息学(Bioinformatics):生物信息学是利用生物学知识和技能处理海量数据、分析蛋白质序列、结构、功能以及其他生物信息,以更好地理解健康、疾病、医疗保健、医药、生态环境等领域的问题。

除了这些具体的领域外,还有一些研究者提出了更宽泛的定义,如“人工智能技术”,即以机器学习和神经网络为基础的计算机智能技术的总称。这样的定义虽然很宽泛,但是却是比较准确的,可以覆盖到人工智能的所有子领域。

2.2 术语

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各个学科和机构都会有自己的专业术语。这里给出一些常用的术语供大家参考:

  1. 数据(Data):信息的原始材料。例如,图片、视频、音频、文本、声纹、GPS坐标、3D点云、DNA序列、遗传标记等。
  2. 数据集(Dataset):由一定数量的数据组成的一个集合,用来训练或测试模型。例如,MNIST数据集就是手写数字图像数据集,ImageNet数据集就是超过100万张图片数据集。
  3. 模型(Model):用于对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的算法和方法。例如,深度学习模型有CNN、RNN等,支持向量机(SVM)、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等。
  4. 特征(Feature):描述数据的抽象概念。例如,图像特征可以是像素强度、颜色、纹理等;文本特征可以是词频、句法结构、情感等。
  5. 标签(Label):用来训练或测试模型的数据。例如,手写数字图像数据集的标签就是对应的数字;ImageNet数据集的标签则是分类名称。
  6. 评估指标(Metric):用来衡量模型性能的标准。例如,准确率、召回率、F1值、AUC等。
  7. 超参数(Hyperparameter):超参数是在训练过程中设置的参数,影响模型性能、收敛速度和泛化能力。例如,学习率、权重衰减系数、正则化系数等。
  8. 误差(Error):模型预测错误所导致的损失。例如,分类误差、回归误差等。

3.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公式讲解

3.1 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的关键在于训练模型,根据输入的样本数据,自动调整模型参数,以达到提升模型准确率的目的。目前,机器学习主要有三种类型: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半监督学习。

  1. 监督学习 监督学习是指给定输入样本数据及其输出标签(或目标),然后训练模型对输入数据进行预测。常见的监督学习任务有分类、回归、聚类、异常检测、推荐系统、排序、归纳偏置等。监督学习的典型算法有线性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支持向量机、朴素贝叶斯、K-means聚类等。

  2. 无监督学习 无监督学习是指对输入数据没有明确的输出标签,仅通过数据内部的结构和关系进行分析。常见的无监督学习任务有降维、聚类、关联分析、密度估计、社群发现、图嵌入、数据挖掘、概率分布建模等。无监督学习的典型算法有PCA、LLE、谱聚类、凝聚层次分析、高斯混合模型等。

  3. 半监督学习 半监督学习是指既有输入样本数据及其输出标签,也有未标记的输入数据。半监督学习的目的在于结合有限的标记数据,同时利用未标记数据进行预测、聚类、分类等任务。常见的半监督学习任务有图像分类、情感分析、异常检测、聚类、对象检测等。半监督学习的典型算法有图神经网络、深度学习模型等。

3.2 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基础是神经网络(Neural Network)。顾名思义,神经网络是由神经元连接起来的网络结构。在深度学习中,神经网络可以学习任意复杂的函数,并且由于参数共享、端到端的训练过程,可以解决复杂的非线性问题。

在深度学习框架中,主要有以下四个组件:

  1. 层(Layer):输入层、隐藏层、输出层等。
  2. 节点(Node):每一层中的神经元。
  3. 参数(Parameter):神经网络的权重、偏置等参数。
  4. 激活函数(Activation Function):节点的输出值的计算规则。常见的激活函数有sigmoid、tanh、ReLU、softmax等。

深度学习的主要算法有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循环神经网络(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RNN)、变压器网络(Transformer Networks)、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门控近似计算(Gumbel Softmax)等。

3.3 强化学习

强化学习的目标在于在不断探索新环境的同时,最大化累积奖赏(即奖励)。其特点是反馈、延迟、稀疏。其中,对弈游戏是最基本的强化学习任务,其流程如下:

  1. 状态(State):表示当前环境的情况。
  2. 动作(Action):表示在某个状态下采取的行动。
  3. 奖励(Reward):表示执行某一动作获得的奖励。
  4. 策略(Policy):表示根据当前状态选择一个动作的概率分布。
  5. 价值函数(Value function):表示在某个状态下,所有可能的动作的价值总和。
  6. 更新规则(Update rule):根据环境反馈更新策略、价值函数的过程。

强化学习的典型算法有Q-learning、SARSA、DQN、PG等。

4.具体代码实例和解释说明

关于机器学习的例子,比如房价预测、垃圾邮件分类、电影评分,你觉得如何来写代码呢?

首先,准备好数据集(比如MNIST数据集),加载好数据。然后,构造一个神经网络模型,配置好超参数(比如学习率、批量大小、训练轮数等),并指定优化算法。最后,启动训练过程,打印出损失值(loss)、精度(accuracy)、运行时间等,并可视化训练结果(比如ROC曲线、PR曲线、分割平面等)。

对于分类任务,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多分类,将多个神经网络拼接起来,每个神经网络负责一个类别,最后的输出是各个神经网络输出的加权平均值。另外,可以尝试利用多任务学习,即同时训练多个任务(比如垃圾邮件分类、主题分类、情感分类等),用同一个神经网络实现。

对于回归任务,可以利用神经网络实现单变量回归,将输入映射到输出,输出是一个连续的实数值。另外,可以利用LSTM、GRU等模型实现时间序列预测,即输入是一个序列,输出也是个序列。

机器学习还有很多其他用途,比如推荐系统、风险投资、自然语言处理、图像处理、金融分析等。欢迎你们一起探讨。

5.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人工智能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截止2021年,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图像识别、文本摘要、语音识别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进展正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也催生了许多新的技术革命。其中,生物医疗的应用也将成为人工智能的一个热点。未来,人工智能将如何进步,又将面临哪些挑战,还需要持续跟踪相关领域的最新进展。

6.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Q:怎么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计算机科学家、工程师?

A:首先,你要有极高的动手能力,熟悉各种编程语言,对计算机底层有良好的理解;其次,你要有高度的责任心,承担一定的职业道德义务,诚信且正直;再者,你要有丰富的学科经验,掌握一定的深度学习、机器学习、强化学习、数据库等专业技能,还要有较强的数学功底,具备独到的见解。

本文含有隐藏内容,请 开通VIP 后查看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