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必知必会系列: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

发布于:2023-09-27 ⋅ 阅读:(95) ⋅ 点赞:(0)

作者:禅与计算机程序设计艺术

1.简介

机器学习(ML)、深度学习(DL)等技术正在成为互联网行业的热门话题。而目前各类机器学习框架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如TensorFlow、PyTorch、PaddlePaddle等。虽然这些框架提供了大量强大的功能,但它们背后都隐藏着许多有趣而复杂的数学原理。本系列文章旨在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领域的核心算法理论和基础知识。 此外,由于当前的数据量越来越大,深度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极其耗时。因此,如何快速有效地处理海量数据并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信息,成为当下非常重要的问题。数据挖掘(DM)是指从大量数据的集合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或信息。传统的数据挖掘方法主要依赖规则抽取、聚类分析等统计手段,而近年来兴起的基于机器学习的方法则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本系列文章将介绍一些数据挖掘中的经典算法,通过动手实践的方式让读者可以直观感受到这些算法的优缺点和实际应用场景。

2.背景介绍

(1)什么是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L)是一种能让计算机学习的算法,它能够从数据中自动找出模式和规律,并对新的数据进行预测或者决策。对于某个给定的任务,机器学习算法通常分为三类:监督学习(Supervised Learning),无监督学习(Unsupervised Learning)和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根据学习目标的不同,机器学习算法又可以分为回归(Regression)、分类(Classification)和聚类(Clustering)等。一般来说,机器学习的任务分为两步:训练(Training)和推断(Inference)。训练阶段,算法学习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映射关系;推断阶段,利用训练得到的模型对新的输入进行预测或者决策。

(2)为什么要学习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技术已经成为了现代经济发展的支柱产物。几乎所有的创新企业都采用机器学习作为核心技术。比如,Uber、Amazon、苹果、微软、谷歌等科技公司均已采用机器学习技术来改善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机器学习还能够帮助解决人们日益增长的计算机算力需求,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例如,AlphaGo就通过强化学习技术在人类围棋世界中战胜了人类职业选手,并击败了顶级顶尖选手。

(3)什么是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知识或信息的一门学科。它是利用计算机算法将大量数据转换为有用的信息,并用于分析、预测和决策的应用。数据挖掘方法包括基于规则的、基于统计的、以及基于机器学习的。统计学是数据挖掘的基础,但是通过建立模型、分类和关联,数据挖掘可以发现更多的模式和信息。

(4)什么是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是机器学习的一个子领域,它是一种具有高度泛化性能的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模拟人的神经元功能并自动学习数据的特征。深度学习的模型由多个网络层组成,每个层都由多个神经元组成,以提取数据的特征。深度学习能够在很多复杂的问题上比传统机器学习方法更好地表现出来,如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和语言翻译。

3.基本概念术语说明

(1)什么是样本?

样本(Sample)是机器学习的术语,表示的是一个特定的对象。在机器学习过程中,一个训练集通常由一系列的样本组成,每个样本都有其对应的标签(Label)。如果某个样本是正例(Positive Sample),那么它的标签就是1;如果某个样本是反例(Negative Sample),那么它的标签就是0。

(2)什么是特征?

特征(Feature)是指样本中用于描述对象的信息。在机器学习过程中,一个样本可能有多个特征,比如身高、体重、血糖水平、工作时间等。一个特征可能有多个取值,比如“男”、“女”两个选项就是二值的特征。而有些特征可能有多个取值,比如“爱吃饭”、“不爱吃饭”两个选项就是多值的特征。

(3)什么是标签?

标签(Label)是用来区分样本的一种属性,是在训练之前定义的。在机器学习过程中,标签是由人工标注或计算机生成的。在分类问题中,标签通常是一个离散值,比如正面、负面等。而在回归问题中,标签则是一个连续值,比如一条价格预测值。

(4)什么是假设空间?

假设空间(Hypothesis Space)是指模型在训练过程中的参数组合。在最简单的情况下,假设空间就是所有可能的参数组合。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假设空间通常是由模型选择和超参数搜索算法决定的。在某种意义上,假设空间代表了模型的能力范围。

(5)什么是损失函数?

损失函数(Loss Function)是评估模型预测结果和真实标签之间差距的指标。在机器学习中,损失函数通常是衡量预测误差的指标,用于确定模型是否处于正确的优化方向。

(6)什么是梯度下降法?

梯度下降法(Gradient Descent)是求解优化问题(Optimization Problem)的常用算法。在机器学习中,梯度下降法用于模型参数的迭代更新。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梯度下降法试图找到使得损失函数最小的模型参数。梯度下降法是一种迭代算法,它重复地计算模型输出关于模型参数的导数,然后沿着这个方向更新模型参数,以减少损失函数的值。

(7)什么是向量化?

向量化(Vectorization)是指对运算符的执行效率进行优化。在Python中,运算符的实现通常是用循环来完成的,这种方式十分低效。所以,Python也提供了向量化运算的库,如numpy和pandas。向量化运算通常可以加速运算速度,并节省内存资源。

(8)什么是过拟合?

过拟合(Overfitting)是指模型过度拟合训练数据。过度拟合通常发生在模型复杂度过高导致模型过于关注训练数据中的噪声。过拟合会导致模型在测试数据上的性能变坏,因此需要对模型进行参数调优和约束。

(9)什么是欠拟合?

欠拟合(Underfitting)是指模型过于简单,无法完全复制训练数据。由于模型过于简单,模型不能学习到真正的规律性,只能学到一些局部的样本的模式。欠拟合会导致模型在训练数据上性能较差。

(10)什么是特征工程?

特征工程(Feature Engineering)是指从原始数据中提取有用的特征,并转换成模型可接受的输入。特征工程通常包括特征选择、特征变换、特征提取等过程。特征工程的目的是将非线性关系的特征转换为线性关系,并降低维度。

4.核心算法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以及数学公式讲解

1.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

线性回归(Linear Regression)是一种基本的回归模型,它可以用于预测连续型变量的因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假设是变量间存在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可以用一个线性函数来表达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in R^{n}$和输出变量$Y\in R$, 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表示成:

$$Y=w_{0}+w_{1}X+\epsilon$$

其中$\epsilon \sim N(0,\sigma^2)$是噪声项。

(2)学习参数

线性回归模型的学习参数包括w0和w1。w0表示截距,w1表示线性相关的系数。学习参数的过程可以表示成以下优化问题:

$$min_{w_0,w_1}\frac{1}{N}\sum_{i=1}^{N}(y_i-w_{0}-w_{1}x_{i})^2 + \lambda||w||_2^2$$

其中N为样本数量,$x_i$和$y_i$分别表示第i个样本的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lambda ||w||_2^2$是正则项,用于防止模型过于复杂导致过拟合。

用最优化方法(如梯度下降法)求解上述优化问题。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线性回归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y=\hat{w}{0}+\hat{w}{1}x$$

其中$\hat{w}_0$和$\hat{w}_1$是通过训练得到的模型参数。

(4)偏差和方差

偏差(bias)和方差(variance)是衡量回归模型好坏的两个指标。偏差表示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平均距离;方差表示预测值与真实值的差距随输入变量变化的方差大小。

线性回归模型的偏差是:

$$E[(y-\hat{y})^2]$$

线性回归模型的方差是:

$$Var[\hat{y}] = E[(\hat{y}-E[\hat{y}])^2]+Var[E[\hat{y}]]$$

其中,E[.]表示期望,Var[.]表示方差。

2.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

逻辑回归(Logistic Regression)是一种分类模型,它可以用于二元分类任务。逻辑回归模型的假设是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存在一个Sigmoid函数曲线。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in R^{n}$和输出变量$Y\in{0,1}$, 逻辑回归模型可以表示成:

$$P(Y=1|X)=\frac{1}{1+exp(-(w_{0}+w_{1}X))}, y\in Y}$$

其中$P(Y=1|X)$表示事件Y=1发生的概率,w0和w1是模型参数,sigmoid函数将输入变量转换为输出的概率值。

(2)学习参数

逻辑回归模型的学习参数可以直接通过最大似然估计(MLE)的方法进行学习。定义损失函数:

$$L=-\frac{1}{N}\sum_{i=1}^N [y_i\log P(y_i=1|x_i)+(1-y_i)\log (1-P(y_i=1|x_i))]$$

使用梯度下降法求解损失函数。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逻辑回归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y=\left{ \begin{array}{} 1 & P(Y=1|X)>0.5 \ 0 & otherwise \ \end{array} \right.$$

(4)ROC曲线和AUC

ROC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是用来表示二分类模型预测效果的曲线。假设样本被分为两类$Y={0,1}$, 有$\mathrm{TP}$个正例,$\mathrm{FP}$个负例。ROC曲线的横轴是FPR(False Positive Rate),纵轴是TPR(True Positive Rate)。TPR表示正例被检测出的概率,即:

$$TPR=\frac{\mathrm{TP}}{\mathrm{TP}+\mathrm{FN}}$$

FPR表示负例被错误检测出来的概率,即:

$$FPR=\frac{\mathrm{FP}}{\mathrm{TN}+\mathrm{FP}}$$

AUC(Area Under the ROC Curve)是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AUC越大,模型效果越好。

3.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

朴素贝叶斯(Naive Bayes)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分类方法。朴素贝叶斯的假设是输入变量之间存在条件独立性。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X^{(1)}, X^{(2)},..., X^{(n)})\in R^{n}$,朴素贝叶斯模型可以表示成:

$$P(Y=k|X)=\frac{P(X|Y=k)P(Y=k)}{\sum_{l=1}^{K}P(X|Y=l)P(Y=l)} $$

其中$Y\in{1,2,...,K}$是标记集合,K是标记的个数。$P(X|Y=k), P(Y=k)$分别是输入变量X关于标记Y的先验概率和似然概率。

(2)学习参数

朴素贝叶斯模型的学习参数可以通过极大似然估计(MLE)或最大熵(ME)的方法进行学习。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朴素贝叶斯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y=\arg\max_{k}\left{ P(Y=k|X) \right}$$

(4)伯努利模型与多项式模型

伯努利模型(Bernoulli Model)是朴素贝叶斯模型中的一种特殊情况。假设$X={(x^{(1)}, x^{(2)},..., x^{(m)})\in {0,1}^m}$是二值输入,$Y={0,1}$是标记变量。那么,朴素贝叶斯模型可以表示成:

$$P(Y=1|X) = p(X|Y=1)p(Y=1)+p(X|Y=0)p(Y=0)$$

多项式模型(Multinomial Model)是朴素贝叶斯模型中的另一种形式。假设$X={(x^{(1)}, x^{(2)},..., x^{(n)})\in R^{n}}$是多值输入,$Y={1,2,...,K}$是标记变量。那么,朴素贝叶斯模型可以表示成:

$$P(Y=k|X) = \frac{\prod_{i=1}^{n} x_i^{xi_{ik}}}{Z} $$

其中,Z是规范化因子。

4.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支持向量机(SVM)是一种二类分类模型,它可以用于高维空间中的线性或非线性分类任务。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in R^{n}$和输出变量$Y\in {-1,1}$, 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表示成:

$$min_{\alpha}\frac{1}{2}\sum_{i=1}^{N}(w^Tx_i+b)^2+\frac{\lambda}{2}\sum_{i=1}^{N}\sum_{j=1}^{N}\alpha_i\alpha_jy_iy_jx_i^tx_j,$$

其中$\alpha=(\alpha_1,\alpha_2,..., \alpha_N)$是拉格朗日乘子,y_i是训练集的标记,w是模型权重,b是偏置。$\lambda>0$是正则化参数。

(2)学习参数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学习参数可以通过凸优化算法(Con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进行学习。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y=\text{sign}(\sum_{i=1}^{N} w_ix_i+b)$$

(4)核函数

核函数(Kernel function)是支持向量机模型的一种技巧。核函数是一种从输入空间到特征空间的映射函数,它可以把非线性关系映射到低维空间,使得支持向量机模型可以在非线性数据集上训练和预测。

常用的核函数有多项式核函数、径向基函数、字符串核函数等。

5.决策树(Decision Tree)

决策树(Decision Tree)是一种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它可以用于分类任务。决策树模型的核心思想是以树形结构组织特征,根据训练数据建立若干个节点,每一个节点表示一个特征的取值或者是条件语句,递归地生长节点,直至生成一颗完整的树形结构。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in R^{n}$和输出变量$Y\in{1,2,...,K}$, 决策树模型可以表示成:

$$T(X)=argmax{Gain(D,A):D为数据集,A为特征的划分方式,Gain(D,A)是信息增益的度量指标}$$

决策树模型主要有3种划分方式:ID3、C4.5和CART。

(2)学习参数

决策树模型的学习参数可以通过枚举所有可能的划分方式来完成。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决策树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T(x)=\text{leaf node with max count} $$

(4)剪枝

决策树模型可以考虑使用剪枝(pruning)来消除过拟合。

6.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是一族高度正交化的决策树。随机森林的基本思路是构建一组决策树,然后进行投票,选择得票最多的类别作为最终的预测结果。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in R^{n}$和输出变量$Y\in{1,2,...,K}$, 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表示成:

$$T(X)=\frac{1}{B}\sum_{b=1}^{B} T_b(X)$$

其中,B是随机森林的基分类器的个数。$T_b(X)$表示第b棵树的输出。

(2)学习参数

随机森林模型的学习参数可以通过bagging和boosting两种策略来完成。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T(x)=mode([T_b(x) for b in B]) $$

(4)特征重要性

随机森林模型可以计算出各个特征的重要性。

7.Adaboost算法

Adaboost算法(Adaptive Boosting)是一种迭代算法,它可以用于二类分类任务。Adaboost算法的基本思路是逐步构建一系列弱分类器,然后根据前一轮分类器的错误率来决定接下来使用的分类器的权重。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in R^{n}$和输出变量$Y\in {-1,1}$, Adaboost算法可以表示成:

$$F(x)=sign\left{\sum_{t=1}^{T}\alpha_tg_t(x)\right}$$

其中,g_t(x)表示第t轮的分类器,$\alpha_t$表示第t轮的权重。

(2)学习参数

Adaboost算法的学习参数可以通过回归树、分类树、混合模型等方式来构造弱分类器。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Adaboost算法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y=\text{sign}\left{\sum_{t=1}^{T}\alpha_tg_t(x)\right}$$

(4)样本权重

Adaboost算法可以使用样本权重来平衡不同类的样本,避免算法偏向于错分的样本。

8.K-means聚类算法

K-means聚类算法(K-means Clustering)是一种无监督的聚类算法,它可以用于高维空间中的数据聚类任务。

(1)模型表达式

对于输入变量$X\in R^{n}$, K-means聚类算法可以表示成:

$$\arg\min_{C_k\in C}\sum_{i=1}^{N}|x_i-c_k|\quad s.t.\quad\forall k,\sum_{i=1}^{N} c_ki=1 $$

其中,C为所有簇中心的集合,$c_k$表示第k个簇的中心。

(2)学习参数

K-means聚类算法不需要指定参数,它可以通过迭代的方式来求解。

(3)预测

给定输入变量x,K-means聚类算法可以计算出相应的输出变量y的预测值:

$$y=\arg\min_{k}|x-c_k|$$

(4)初始化中心点

K-means聚类算法的初始中心点可以由用户指定,也可以随机选择。

5.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1.主流机器学习算法最新进展

机器学习领域有很多新型的算法出现,它们都与之前的算法有很大的差异。下面列出目前主流机器学习算法的最新进展。

  1. 深度学习
  • 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推荐系统等领域,深度学习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CNN、RNN、GNN、Transformer等神经网络模型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功。
  1. 模型压缩与优化
  • 云端的分布式训练技术为模型压缩与优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训练、部署环节都会涉及到模型压缩。像tensorflow lite这样的工具包能够将模型压缩的准确率提升几个百分点左右。
  1. 可解释性
  • 可解释性也是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一些模型的预测结果往往难以理解。为何这样的预测结果产生呢?当前,研究人员探索了几种可解释性的工具。包括LIME(Local Interpretable Model-agnostic Explanations)、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Netron(神经网络可视化工具)、Grad-CAM(gradient-weighted class activation maps)等。
  1. 强化学习
  • 强化学习(Reinforcement Learning)是机器学习领域的重要分支之一。它试图解决一类称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的困境,即:如何从一堆状态(State)中选择最佳行为(Action)以达到最大的奖励(Reward)。人工智能领域一直都在寻找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
  1. 其他算法 除了上述的主流算法之外,还有诸如:
  • 智能助手:人机交互系统,可以给人类带来便利。
  • 聚类分析:将相似的数据集分组。
  • 关联规则:发现数据中存在的频繁关联关系。
  • 序列建模:预测动态系统的行为。

2.AI芯片与技术革命

近年来,人工智能芯片的研制、开发、部署也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将带来更大的发展。近几年,美国硅谷和中国香港的科技公司都在布局人工智能芯片市场。其领先地位的消费级产品则来自英伟达、苹果、微软、三星等公司。

  1. 量子计算
  • 2014年,IBM发布了量子计算芯片——ibmqx2。这是第一款量子计算机芯片,它利用量子的特性对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和分析。随后,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盛大、华为等科技公司陆续布局量子计算领域。
  1. 网络计算
  • 2016年,华为开源了旷代首款SoC——昆仑A310。这款SoC内置高性能神经网络加速引擎,能满足计算密集型、高精度要求的应用场景。芯片面积只有1.8平方米,片上集成多个处理单元,能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1. 人工生命智能
  • 2021年底,字节跳动开源的开源芯片——HiSilicon K310-285是基于华为ARM的高性能人工生命智能芯片。芯片整体设计符合国际标准,工作频率为26GHz,性能超过20万亿次运算。

3.应用落地难题

机器学习算法的发展与应用也遇到了一些技术瓶颈。以下是一些应用落地难题:

  1. 数据隐私保护
  • 大数据时代,数据隐私保护成为热点问题。如何建立模型并严格遵守数据隐私法则,是需要考虑的课题。
  1. 算法工程
  • 如何高效的实现机器学习算法,是算法工程的重要课题。当前,业界倡议通过编写代码实现机器学习算法,而不是靠工具。
  1. 模型安全
  • 机器学习模型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研究热点。如何保障模型的隐私和安全,是学术界和工业界需要探讨的课题。

6.附录常见问题与解答

Q1:什么是机器学习?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涉及计算机算法、统计模型、理论与应用。它的研究领域主要是关于统计模型和优化技术,其目标是让计算机基于数据自动学习,从而做出正确的判定或预测,提高自身的性能。机器学习技术已逐渐应用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排序、推荐系统、生物信息学、金融风控、医疗诊断、生态监测、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等领域。

Q2:机器学习有哪些应用?

机器学习的应用场景有很多,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 图像识别 图像识别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图像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属于特定类别。常见的图像识别任务包括手写数字识别、车牌识别、人脸识别、图案识别、logo识别、视频监控等。
  2. 自然语言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自然语言进行分析判断其含义,进行问题解答、文本摘要、聊天机器人等。NLP 的任务包括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实体识别、情绪分析、文本分类、关键词提取、语音合成等。
  3. 语音识别 语音识别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语音信号进行分析判断其含义,进行语音命令、语音唤醒、语音助手等。常见的语音识别任务包括中文语音识别、英文语音识别、多语言语音识别、增强版的语音识别等。
  4. 排序算法 排序算法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排序、筛选,为推荐系统提供依据。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基于用户的推荐算法、协同过滤算法等。
  5. 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用户的历史记录、喜好、偏好进行分析,为用户推荐相关商品、服务等。常见的推荐系统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系统、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系统、矩阵分解的推荐系统等。
  6. 生物信息学 生物信息学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生物样品进行分析,进行疾病诊断、基因识别、蛋白质注释等。常见的生物信息学任务包括肿瘤细胞识别、癌症早期诊断、肿瘤生存期预测、基因组补全等。
  7. 金融风控 金融风险管理(Financial Risk Management,FRM)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交易行为进行分析,对风险进行评估、管理,为客户提供信贷服务。常见的金融风控任务包括信用评分卡、违约惩戒、风险控制等。
  8. 医疗诊断 医疗诊断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患者的生理、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数据进行分析,进行诊断并给予建议。常见的医疗诊断任务包括病毒、结核、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
  9. 智能客服 智能客服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对用户的咨询记录进行分析,进行意图识别、槽值填充、匹配模板、回答FAQ等,为用户提供在线服务。常见的智能客服任务包括文本客服、语音客服等。

网站公告

今日签到

点亮在社区的每一天
去签到